2025-07-14 18:33
針對近日發生於新北市土城區之姐妹遭砍殺重大親密關係暴力事件,衛生福利部今(14)日召開「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推動小組」,保護服務司長張秀鴛會後受訪時表示,內政部警政署、法務部及司法院將進一步盤點刑事程序銜接處理,同時會與警政署研擬跨轄通報與應變機制,縮減因轄區分工而產生之服務斷點,也將針對雙向加害/被害案件提出新指引。
2025-06-07 07:00
Netflix 上近期熱播的韓劇《機智住院醫生生活》第十集中,一場產後大出血的驚險搶救場景深深感動觀眾,真實呈現產婦歷經大出血、失溫、喪失意識與多重急救,震撼描繪臨床分娩後可能面臨的生死交關。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指出,高齡產婦、胎盤異常、多胞胎妊娠、羊水過多等族群,皆屬產後出血高風險對象,並提醒產前安胎也是重要的孕產安全課題,
2025-05-30 11:06
近日COVID-19疫情升溫,疾管署預估將在6、7月達高峰,單週可能破20萬人確診。前台大醫、旅遊達人林氏璧指出「新冠病毒不會離開我們了,會跟著我們很久」,他觀察這項疾病已逐漸「流感化」,再久一點應該會走向「感冒化」,因此他認為,一般民眾不必過度憂慮,若是未來出現一個新的新冠突變株,在健康沒有慢性病的人發生了較高比例的重症,那才應該要擔心。
2025-05-19 13:16
美國前總統拜登確診第四期攝護腺癌,且已轉移至骨骼,引起全球媒體高度關注。顧家醫療總院長顧芳瑜醫師表示,美國是攝護腺癌篩檢普及率極高的國家,這次拜登晚期才被發現,確實較為少見。相較之下,台灣整體警覺性仍待提升,尤其攝護腺癌已悄悄躍升為國內男性癌症發生率的第三名,呼籲國人應提高篩檢意識,別讓「可早治的癌症」拖到無法挽回。
2025-03-24 17:42
陸委會近期召開諮詢委員會議討論「中共『兩會』觀察」,部分委員認為,今(2025)年「兩會」政策在因應「川普2.0」之外,也在打造「習近平2.0」形象,塑造願意積極提振經濟、促進消費及對民營企業的支持,但是否真的能提升經濟信心,有待觀察。
2025-02-07 15:09
寒流報到,氣象署針對20縣市發布低溫特報,除了三高族群及高齡民眾外,醫師提醒,感染流感者與氣喘患者,也要當心腦中風風險,謹記3口訣「微笑、舉手、說你好」若有異狀,千萬不要大意,應儘速就醫。
2025-01-23 14:08
女星林葉亭的八旬失智父親於1月16日失聯至今。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這幾日的煎熬,動情地寫道:「我好想看到阿爸的背影。」這一事件不僅讓人心痛,也讓我們更加關注失智症患者走失的風險。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提醒家屬,應該留意三大迷路前兆,分別是空間定向感變差、時間定向感不佳以及不願求助的行為。
2025-01-19 16:03
南韓總統尹錫悅今天(1/19)凌晨遭法院以涉及內亂罪、濫用職權罪為由裁定羈押,成為南韓憲政史上首位遭法院裁定羈押的現任總統,距離他宣布緊急戒嚴後已47天。
2025-01-03 11:21
冬季早晚溫差較大,經常入夜後溫度驟降,有些小孩就出現咳不停的情況,甚至有時夜間咳到醒,家長聽到小孩咳不停,榮新診所副院長潘俊伸指出,台灣的冬季濕冷,溫差大,都容易誘發氣喘發作,也建議就醫鑑別診斷,找出原因。
2024-12-24 12:20
癌症可不一定跟年輕人就沒有關係!苗栗1名國中3年級的15歲少年,在這幾個月持續出現腹脹不適、身體虛弱,並造成體力下滑,甚至被迫放棄喜愛的運動。日前因不舒服到苗栗大千醫院就醫,經外科部主任馮啟彥檢查,赫然發現少年竟罹患大腸癌第4期,且癌細胞已在腹腔擴散。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