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 20:43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預告將於今年5月底關閉14個涵蓋海洋、地震、河口等領域的重要氣象資料庫,消息一出,立即引發國際關注。中央氣象署長呂國臣今(4/23)坦言,此舉將削弱全球氣候監測與預報能力,台灣在科學研究、預測精準度與能源基礎建設安全等方面,恐怕都將受影響。
2025-04-14 17:43
國衛院今(14)日公布最新研究揭示,短時間內氣溫劇烈變化,不論是驟升還是驟降,都與中風風險顯著上升高度相關。當2日內氣溫驟升超過6°C、驟降超過14°C時,缺血性中風風險提高超過2倍;且日最高氣溫、最低氣溫在35°C以及16°C時,缺血性中風風險亦超過2倍。
2025-03-20 09:12
法國政府準備向全民發送「求生手冊」,協助民眾因應「迫在眉睫的威脅」,包括國家遭入侵的戰時情況。
2025-03-19 22:40
聯合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去年(2024年)不僅是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去年大氣層的二氧化碳濃度也是80萬年來最高。
2025-02-15 06:30
在過去兩年中,人工智慧(AI)佔據了各大新聞頭條,但它並非唯一值得關注的科技趨勢。百達投顧盤點科技和永續領域在未來12個月的關鍵發展趨 ,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的進步可以提升效率、產值和安全性,加速各行業的轉型。從自駕車到機器人流程自動化,這些技術正在重塑製造業、醫療保健業和物流業等多個領域。
2025-01-13 11:25
洛杉磯野火燒不盡,假消息也藉機蜂湧而出。部分媒體與有心人士宣稱,加州猶太裔農業大亨瑞斯尼克夫婦掌握9成水資源,影響救災。美國權威雜誌《財星》已證實這是帶有反猶太主義的假訊息,事實上他們掌握的水資源僅占加州1%。
2024-11-07 18:06
在氣候峰會即將登場前,歐盟氣候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Copernicus Climate Change Service,C3S)今天(11/07)表示,今年「幾乎可以確定」會是有相關紀錄以來,地球最熱的一年,超越去年才更新過的紀錄。
2024-06-15 08:43
美國聯邦參眾兩院週五(6/14)各自公布2025財政年度的國防授權法。參院版本要求五角大廈為台灣設立緊急庫存,眾院版本則要求將台灣納入國防工業合作項目。
2024-04-11 13:59
花蓮縣4月3日遭受了芮氏規模7.2強震的襲擊,多所學校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災情影響。根據教育部的統計,有661所學校受到災損,初估損失金額計新台幣24億3613萬餘元。其中,花蓮女中、東華大學等校,都是受損較嚴重的學校。
2024-01-19 16:36
每年冬季,到克什米爾滑雪及欣賞雪景的遊客絡繹不絕,但位處喜馬拉雅山脈的克什米爾這個冬季迄未降雪,讓當地觀光業大受影響。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