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04 20:29
美聯社與芝加哥大學NORC民調中心共同執行的民調顯示,將近九成的美國人表示,日常生活的雜貨開支使他們焦慮,顯示出美國民生物價上漲的壓力有多沉重。
2025-07-26 22:54
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罷免投票在7月26日落幕,對不少投入其中的民眾來說,心理上可能會出現「罷免症候群」。部立桃園療養院副院長、精神科醫師李俊宏指出,政治參與雖是民主的重要表現,但過程中的情緒波動,也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負擔。他提醒民眾若出現情緒低落、注意力不集中、社交退縮等狀況,且持續超過兩週,應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2025-07-17 15:40
現代人容易焦慮,吃飯怕發胖、拍照擔心沒濾鏡,女星楊繡惠就在節目《女人我最大》中分享自己的減肥焦慮,她要靠狗鏈捆腰,維持身材,還嘗試過一餐一顆滷蛋配2片青椒等自虐式的減肥方式。
2025-06-02 08:00
【編按:為了解台灣民眾面對 AI 時代的整體認知、採用意願與影響擔憂,《太報》委託皮爾森數據進行「生成式AI學習適應與衝擊感受調查」,分兩週深入解析報導。為推動我國AI發展政策,政府正在研議「人工智慧基本法」立法草案,本週聚焦在個人使用及適應情況,本篇探討不同年齡、性別及年收入的民眾,對AI是否好用、易用等面向呈顯不同看法,連帶也影響使用意願,希望為後續立法的社會對話與制度完善提供依據。】
2024-07-14 07:00
當面對壓力時,你是否陷入一股無法控制的焦慮感中?這時可要當心養出「情緒化進食」的壞習慣,不僅讓壞心情纏身還害體態走樣;醫師表示,這類因焦慮導致的「壓力胖」在診間很常見,當5大徵兆出現時就要多留意,建議可多補充營養素並培養排解壓力的興趣,最重要的是,擁有充足的睡眠才不會造成惡性循環。
2024-05-24 14:29
5名國中生參加畢旅,入住屏東墾丁某飯店後,竟集體出現嘔吐、昏迷等症狀,一旁同學聲稱他們是看到「靈異現象」,讓事件增添了詭譎氣氛;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解釋,這現象稱為「群體歇斯底里」,可能跟文化及社會因素有關,遇到這類現象,旁人可以提供協助包括保持冷靜、隔離、提供安撫等,都能減緩當事人的恐慌與焦慮。
2024-05-18 16:24
國中教育會考今(5/18)第2節考數學,教育部邀請北市中學教師協助解析試題,解題老師表示,整體難易適中,取材生活化,像是癌症存活率、碳排放、健康飲食餐盤、成人理想體重等,難題多聚焦在幾何觀念,考生需將生活情境加以轉化才能解答。
2024-03-06 10:53
中國本週舉行全國人大會議,總理李強5日發表政府工作報告,「安全」一詞出現29次、「風險」24次,頻率皆是習近平上台以來最高,反映出中國民間的焦慮與不滿升高,中共眼前最主要的問題是安全,或者以傳統的說法,就是「維穩」。
2024-01-23 14:01
2024總統大選落幕,儘管房價持續上揚,民眾啟動購屋計畫。根據房仲全聯會透過網路即時民調發現,看待選舉滿意度為「普通」的占比約4成,約有5成民眾將啟動購屋計畫,並認為房價可能持續上漲5至10%,其中,50歲以上民眾的換屋意願最高達49.6%。
2023-12-24 16:07
法國西南部朗德省2020年啟用了一個專為阿茲海默症患者打造的村子,是當時全世界第二座失智安養村,且是最早開始進行療養研究計畫的村子。而今3年過去,英國廣播公司(BBC)23日報導中採訪了村民與專家,看看他們的居住品質及對病情的影響。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