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7 08:10
公車駕駛長的薪水待遇好,為什麼找嘸人?《太報》透過跟拍採訪公車出一趟次的方式,了解這個工時長、狀況多、風險高的職業的甘苦。
2025-01-04 07:00
高雄輕軌車門需民眾按鈕開啟,造成高齡者與行動不便者下車困難,目前輕軌第2、4節車廂的輪椅無障礙區已增設「下車提醒鈕」,提醒司機延後關門,但民眾認為其他車廂應設置此功能,或在重要車站改由司機控制車門啟閉,民代則建議廣設無線按鈕、延長開門秒數,高市府捷運局表示,正在評估增設有線或無線的旅客服務鈕,以提升便利性。
2024-11-04 21:06
拆還是不拆?台北市大安區的和平新生天橋,由於橫跨和平東路與新生南路重要幹道,42 年來為當地居民服務,不過北市府近期公布,即將拆卸該天橋。對此,民間團體「守護和平新生天橋」展開守護天橋的活動,同時也有許多居民、文化人士為和平新生天橋請命,希望守護城市記憶。
2024-10-23 13:48
高市議員鄭孟洳質詢時,關心高市公車站候車亭設計問題,並指位於高市圖總館附近的「三多四路口」站的候車亭因步道中間設有水泥座椅,對輪椅族來說是陷阱,砲轟不僅不友善且設計有瑕疵,若司機不慎將輪椅族放在錯誤位置,乘客將完全被卡住,砲轟是荒唐設計,並要求高市府全面盤點、立即改善。
2024-10-21 08:10
斜坡道上設置導盲磚,幫不到依靠「邊界感」要走階梯或沿著矮牆等具邊界的設施而行的視障朋友,卻造成輪椅使用者、推娃娃車的人受導盲磚影響通行顛簸,很多地方政府早就立法廢止斜坡設導盲磚,但為什麼明年就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類似的錯誤的無障礙設施卻不斷「複製貼上」?
2024-07-08 08:05
博愛座存廢引發論戰,學者批評是「因噎廢食」,不應該是把博愛座廢除,而是把它做得更好,在台灣只是以顏色差異做區分,卻沒有在「機能設計」上考量,對於「博愛座」的討論不該只是在改名,而是檢討規畫設計,如何才能真正協助「有需要的人」。
2024-06-17 15:33
為提供安全友善的人本交通環境,高市府交通局在前鎮區瑞隆路段,施作全市最長人行道標線,該路段兩側店家林立,引發停車爭議,當時交通局表示,會滾動檢討;不過仍有汽車大辣辣停在標線內,行人專屬的步行空間「慘變停車場」,對此,高市府交通局表示「民眾違規,可請警方」,形同甩鍋問題。
2024-06-02 17:37
連日大雨,北市社宅竟出現漏水。台北市議員陳怡君指出,廣慈D社宅發生積水,電梯無法使用,27層樓住戶只能爬樓梯返家,「瞬間腿軟」,長輩更因此不敢出門。她質疑,究竟是設計失誤還是工程不當?呼籲市長蔣萬安查清原因並緊急修繕。
2024-04-29 15:34
台鐵挨轟歧視身障!近日有民眾帶著高齡92歲母親到追分車站,準備搭火車到白沙屯拜拜。未料,副站長一見到其使用輪椅,表示無障礙電梯尚未啟用,月台與列車高低差大,還要老婦人站起來走給他看,卻仍拒絕進站,讓民眾氣得痛罵「在耍人」。對此,台鐵致歉,表示將加強訓練,因整修作業仍在進行,未來會利用渡板協助輪椅族上車。
2024-04-14 14:53
台灣身心障礙者自立生活聯盟理事長林君潔,係一名玻璃娃娃患者,藉電動輪椅能自行移動,日前她在臉書上控訴, 5日當天欲從日本沖繩那霸機場搭乘樂桃航空返台,明明前早已向航空公司提交相關資料,卻遭樂桃「無法從外觀目視電動輪椅電池」拒絕登機,讓她深感備受歧視,向日方政府與樂桃抗議,同時為自己和身障者爭取權益。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