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普遍認為社群網站容易讓人焦慮,但答案或許並非這麼簡單。廖瑞祥攝
為了解台灣青年的想法、所遇到的困境,《太報》與財團法人天河教育基金會合作,委託皮爾森數據進行「青年生活追求調查」,分兩週深入解析報導。本週第二部分是檢視如今的社群網路如何影響及反映台灣青年(18歲至40歲)的心理狀態。本篇是探討,儘管過去多認為社群對心理健康有負面影響,然而許多青年同時透過社群尋找社會支持,未來看待相關議題時,更該意識到網路可能同時有害但也有益。2024年邁入尾聲之際,澳洲以保護青少年身心健康為由,宣布禁止16歲以下族群使用社群網路,而同時,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則將「大腦腐蝕」(Brain rot)選為今年代表字,表達大量低品質網路內容造成人的精神或智力狀態惡化,特別是來自於社群網路。
如今沒有人可以否認,網路及社群軟體對人類社會影響甚鉅。然而也不乏擔憂聲浪,認為社群的存在不但弱化人際連結,國內外也屢有調查指出,社群網路對身心健康有負面影響。然而在滑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回不去的反射動作時,實際影響究竟如何?《太報》與財團法人天河教育基金會合作,委託皮爾森數據進行「青年生活追求調查」,一探社群網路對於18-40歲青年的影響。
從撥接到5G、桌機到手機 青年世代與網路一同長大回顧台灣社群網路發展的時間軸,不難發現40歲以下青年的成長軌跡可說是與虛擬世界一同長大:30-40歲青年誕生的80年代末期、90年代之初,台灣開始有初步的學術網路與撥接服務,而在29歲以下青年陸續誕生的90年代中後期,隨著ADSL寬頻服務推出,ptt實業坊、雅虎奇摩家族、無名小站等第一代本土社群網站陸續問世。
來到18-24歲青年誕生的2000年代,台灣開始啟用3G網路,Facebook也在2006年開放大眾使用,而若更往下看,如今的國高中學生多出生於2010年以後,他們比誕生於2010年的iPhone 4、Instagram還要年輕,而此時期的社群網路也面臨黑船叩關,來自跨國企業的Facebook、Instagram甚至TikTok陸續取代本土平台,成為台灣人眼球的最愛。
而在這段時間裡,上網裝置也從笨重的方形桌上電腦,演變為能輕易收進口袋的的智慧型手機。
4分之1青年社群使用強度偏高 強度越高越易焦慮?如今幾乎人手一機的時代下,
根據調查結果,台灣有超過半數青年每天花超過6小時以上使用網路,其中34%每天使用6-8小時;而在社群軟體方面31%受訪者每天使用2-3小時,其次則為1-2小時者佔28.5%;值得注意的是若單看時間來說,每天使用社群2小時以下的族群,卻是越年輕者佔比越高。
詢問使用社群的目的,排序第一比例最高者為「搜尋內容」,而綜合排序第一者則為「關心新聞時事」,顯見青年使用社群的最大目標是獲取資訊。
進一步詢問如「使用社群媒體是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一段時間沒看社群媒體,我會感覺看大家失去聯繫」等問題調查社群使用強度,發現51.7%青年仍在普通強度內,使用強度偏高者則為24.4%,有近4分之1人強度偏高。
此次調查也發現,社群使用強度與錯失恐懼、社交互動焦慮2項心理狀態有關。社群媒體使用強度偏高的族群裡,約半數為較高錯失恐懼者,僅有11.3%錯失恐懼較低,但在強度偏低的族群裡,錯失恐懼偏低者則超過一半。
而社群使用強度偏低的族群中,47%為較低社交互動焦慮,但使用強度偏高者中,僅剩下17.9%為較低社交互動焦慮。
乍看之下,頻繁使用網路會讓人在虛實的社交讓都感到不安,但真的如此負面嗎?
「網路的互動同樣有溫度」 青年世代用社群拓展人際網從奇摩家族用到如今火紅的IG甚至Threads,今年38歲的鶴子(化名)認為,社群網路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多一個與朋友聯繫的管道,不僅可以跟隨到像朋友生小孩的喜悅,反過來說,也可以從字裡行間察覺到她們如產後憂鬱等狀況,並及時伸出援手,「你接得住,也能夠表達關懷跟分享喜悅。」
但被社群擴增的人際連結裡,也包含負面的部分。鶴子指出,像她就發現親戚的小孩加入偷拍群組,或看到朋友的丈夫在網路上發表厭女言論,這些連結都讓人際相處變得更加複雜,而她認為,其實這正是整個社會需要討論的問題,「因為你不可能倒退到沒有社群的狀態。」
目前20歲,正在就讀大學的王芷端則認為,社群網路帶來的資訊跟資源對自己幫助匪淺,除了可以獲取各式資訊外,她也有接案經營社群帳號,此外像在Threads上常看到網友分享心情低落、跟家人吵架的文章,網友也會給予正向、有參考價值的回應,對她來說社群網路多是正面影響。
對青年族群來說,網路與手機已經是生活的一部分。廖瑞祥攝
對她來說,社群是人際的拓展,社群與社交彼此相依。她談到,有些朋友即使許久未見,也能透過社群明白對方的近況,實際見面時就可以延伸話題,但對此她也有反思,如果遇到很少在社群上發文、分享動態的人,反倒會有點不知道如何跟對方交談。
談到社群網路帶來的好處,今年26歲的陳晟然認為,在於獲取資訊便利,正在服役的他如今使用網路的時間相當受限,對此他也反思發現,比起在社群網路上的動態甚至炫耀,現實的社交才會真正對他造成影響,比方說看到同梯有人是醫生,有人在考檢察官,這樣面對面的壓力,比隔著螢幕的社群更讓人無法忽視。
網路確實對於青年的人際相處影響甚鉅。調查顯示,雖然面對家人,大多數青年仍是實際見面多過文字訊息,但對朋友來說,網路文字訊息已經成為最主要維繫關係的方式。
目前19歲,就讀大學二年級的李承璦就表示,通常自己遇到狀況時,就會直接傳訊息給朋友表達情緒,「而且打訊息的時候,可以順便整理自己的想法。」
政治大學心理學系教授楊啟正認為,此次調查結果顯示,當要了解甚至幫助所謂青年時,要體認到對他們來說,網路與現實兩者是平行的,甚至網路互動多過現實,但過去社會將這樣的情況視為逃避現實,「有些人會強調人還是要有實體、有溫度的接觸,我非常認同,但也不要忘了,對這些孩子來說,網路的互動同樣有溫度。」學者指出,對青年來說,網路的互動跟現實同樣有溫度。廖瑞祥攝
你找別人、別人也能找你 增幅的人際關係讓人過載此次調查也發現,社群媒體使用強度較高的族群,83.5%擁有至少普通至偏高的社會支持,相對地,社群媒體使用強度較低的族群,僅有58.3%有普通至偏高的社會支持,41.7%社會支持相對較低,顯示社群的使用與社會連結有一定相關。
而根據研究分析結果也發現,社交互動焦慮會對社會支持產生負向影響,社交互動焦慮偏低的族群,社會支持較高比例為30.3%,相對於社交互動焦慮普通、偏高的族群,有較高的社會支持;也就是說,雖然社群媒體有助建立社會支持網絡,但也有人因此增加社交互動焦慮,而影響了社會支持。
26歲的小芸(化名)任職於廣告行銷業,她形容社群媒體是照妖鏡,過去看到別人有不同想法時會覺得受衝擊、煩躁,但也因此更明白自己在意的事物,而去摸索人際交往的舒適狀態,正面來說,透過社群她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但反過來說,當得不到回應時也會陷入挫折、感到脆弱,這些影響她到這幾年才慢慢比較適應。
透過社群放大的人際關係,也有人因此感到疲憊。圖為示意圖。廖瑞祥攝
總體來說,她認為目前社群的存在對自己來說仍偏向負面,網路有太多資訊,要找出重要、值得關注的事實在太花力氣,尤其出社會後因為使用手機的時間減少,更容易讓她感到資訊爆炸,或覺得珍貴的休息時間被社群網路蠶食,「以前時間多不會特別注意,現在時間有限就會很把握。」
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易甫則指出,對社群媒體的投入當然會增加能獲得的資源,像現在學校都會有導師跟家長的群組,但當這個群組每天10幾個小時都有訊息,就會變成超載、讓人想要疏遠的狀態,「需要的時候,你會希望一po上網擴散很快,很多訊息或回應過來,可是當你沒需求的時候,這些東西都會減損到你本身」,社群網路對於人際關係、社會支持的影響,他認為其實是雙面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