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青年調查3-職涯】當「前途」與「錢途」都茫然 求溫飽竟成職涯最美好想像

    2024-12-10 08:10 / 作者 洪敏隆
    年輕人雖然對職涯規劃有想像,卻因現實壓力而只能求溫飽。陳品佑攝
    為了解台灣青年的想法,了解所遇到的困境,《太報》與財團法人天河教育基金會合作,委託皮爾森數據進行「青年生活追求調查」,將分成兩週深入解析報導。本週第一部分是檢視台灣青年(18歲至40歲)之價值觀與生活觀,全面探討台灣青年的人生追求、消費觀念、職場期望。本篇是探討青年的職涯規劃及職場選擇,了解青年工作的渴望與想像。

    小J喜歡文字工作,從小就立定志向選讀中文系,畢業後到出版社當了4年編輯,中文與英文都很流利的她,不只負責一般編務,還要身兼粉絲團小編,假日還會被要求參加各種活動建立人脈,或配合作家的需求,但是都沒有加班費,薪水3萬多元也始終沒調。

    工作包山包海,又佔掉她假日的生活,報酬卻沒有合理的提升,最終小J還是離開出版社工作,在親友介紹下在一間外商美容公司當業務,每月薪水是以前的翻倍,工作外的時間也比較充裕。

    她說,離開自己喜歡的工作當然會不捨,但沒辦法,生活要過,錢還是很重要,也因為收入增加,她可以多買些自己想看的書,「我的興趣還是沒變」,她還安慰自己跳得快,「出版業不改善低薪或血汗問題,以後大概只能買到ChatGPT編輯的書。」

    當「前途」和「錢途」都很茫然,的確影響青年的職涯規劃及追逐夢想,《太報》與財團法人天河教育基金會共同委託皮爾森數據所做「青年生活追求調查」顯示,有36.5%的受訪者對於成功的職涯認知選擇「收入足夠支撐物質生活」,是所有選項中名列最高,其中,女性更有超過4成(42%)做此選擇。



    實踐自我面臨現實困境 只能求滿足生活支出

    台灣勞動與社會政策研究協會執行長張烽益分析指出,「收入足夠支撐物質生活」只是工作的基本需求,卻成為台灣青年選擇比例最高的職涯想像,凸顯的是台灣還是普遍低薪,面對高通膨、高房價,工作收入還是有很多的落差,造成新世代想要實踐自我,面臨很現實的困境,只能退而求其次要先滿足生活上的支出。

    當生活的溫飽都成為問題時,求穩定的觀念慢慢烙印在大家心中,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說,這顯示年輕世代認為經濟基礎最重要,如果無法養活自己,更奢談要有職場成就感,甚至是逐夢或創業,都是不太可能完成。

    如何讓年輕人願意留在職場,要先了解年輕人的職涯想像與規劃。陳品佑攝


    不過,年輕世代並非都沒有職涯規劃與夢想,在這次調查中,雖然選擇「收入足夠支撐物質生活」的比例最高,但是,其次包括「做有興趣的工作」(16.5%)、「能獲得個人成就感」(13.6%)與「拓展視野與自我成長」(11.2%),都是偏向實踐個人價值、促進自我成長等想像。

    如果是從性別來看,男性在「做有興趣的工作」和「學以致用」兩項選擇比例較高,且各年齡層在這兩項的選擇比例皆較女性高,顯示男性普遍更希望可以投入在能鑽研興趣、發揮所學專長的職場中。女性部分,年齡層不同,僅次於「收入足夠支撐物質生活」的第二高選擇也不同,18至24歲女性相對更重視「獲得個人成就感」(16.2%),而25至29歲女性則更重視「拓展視野與自我成長」(18.0%)。



    大環境對於青年努力追求職涯或個人成長的動機是否會造成影響,有逾半(52.1%)受訪者是同意或非常同意,這些人也反映在社群媒體使用強度、經濟稀缺感受、錯失恐懼心理與社交互動焦慮都相對較高。



    張烽益認為,大環境的因素在職場上,因為台灣的代工導向出口產業,要面對國外採購主的議價壓力,而國外品牌授權的速食餐飲或旅館業者以及加盟體系的內需業者,也面對高額權利金壓力,造成勞資雙方都被過度擠壓的高強度工作環境,是台灣過勞低薪的源頭,也使得台灣民間企業有著高度不穩定的僱傭關係。

    在外部環境來看則是居住及物價通膨問題,以新青安政策為例,雖然將貸款時間拉長,年輕世代的負債還是沒變,持續還款壓力很大,張烽益指出,因為買房貸款,必須有穩定的收入,就會影響年輕人對工作的選擇。

    仍有不少青年認為理想職涯是著重在自我實踐。陳品佑攝


    「一高、兩低、三不」窘境 升遷加薪成選擇工作最先考量

    楊宗斌指出,大學錄取率高,學歷貶值及學非所用是年輕世代受到大環境影響的另一個因素,一旦青年認為「入錯行」,最終將出現「一高、兩低、三不」的窘境:擁有「高」學歷,但學非所用、有志難伸,導致工作成就感「低」、薪資滿意度「低」;後續更引發買「不」起房,以及「不」結婚、「不」生小孩的念頭。

    多數年輕世代認為大環境會影響個人職涯發展,也對其選擇工作環境有一定影響。調查顯示,在待遇相近的前提下,超過一半的受訪者(54.7%)偏好「升遷/加薪制度明確」的公司,其次為「公司培訓制度完善,有助於個人成長」,佔比43.3%,這也呼應青年認為成功職涯定義的第一位「收入足夠支撐物質生活」及第三位「能獲得個人成就感」、第四位「拓展視野與自我成長」。



    值得注意的是,踏入職場約幾年時間的25至29歲族群,與整體回答輪廓有差異,選擇「公司培訓制度完善,有助於個人成長」(47.5%)的比例最高,且選擇「會關心員工的雇主或主管」(32.7%)也高於整體的26.5%。



    年輕世代在職場上還是希望得到鼓勵,從調查來看有53.6%受訪者希望定期得到工作表現回饋,也有4成(40.6%)希望在完成階段性目標時給予回饋,顯示年輕世代若能得到回饋肯定,較能感到安心,保持工作動力。



    從年齡層分析來看,出社會工作不久的25至29歲,整體是需要較頻繁的回饋,有超過6成(61.0%)認為需要至少一個月一次,甚至有46.0%需要至少兩週一次得到工作回饋。反觀30至40歲只有52.6%希望至少1個月回饋一次,略低於整體平均。



    「等你是個咖,才有資格掉眼淚!」 世代工作衝突與差異

    在金融業工作3年的27歲小江說,看影集《影后》時對於裡面經紀人「胖姐」講過的話感觸很深,很多主管說過類似「等你是個咖,才有資格掉眼淚!」不要說得到主管回饋是天方夜譚,連不合理的要求都得「吞下去」。

    從調查來看,現在年輕世代還是渴望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長期關注青年議題,曾擔任台少盟秘書長的監察委員葉大華說,找到工作後,職場是否友善,是否會貼標籤,還有世代價值觀的衝突等,都是青年關注的問題,關鍵在企業是否有意識到現在年輕人公私分明,不再是戰後嬰兒潮世代的「使命必達」,且年輕人不再是過去世代希望慢慢升遷,慢慢調薪,努力10年只微幅調1000元、2000元,他們希望有「有更聰明方式」。



    這也是年輕世代開始用不同模式工作,政府沒意識到鼓勵年輕人做的,都是他們不想做的「缺工工作」。

    青年對於在工作上若要取得成功,現階段最需要加強的技能是「溝通與表達能力」(21.4%),其次是「執行力與時間管理」(16.3%),再來是「壓力管理與情緒調節」(16.1%)及「解決問題的思維」(15%),若是取最需要的技能的前三名裡面,「溝通與表達能力」與「解決問題的思維」是普遍認為在職場不可或缺的能力。



    但是對於現階段最需要加強技能,不同年齡層的排序選擇比例有所差異,雖然不論哪個年齡層,「溝通與表達能力」都名列排序第一,18至24歲及30至40歲的第二名都是「執行力與時間管理」,但踏入職場時間幾年的25至29歲族群,卻有近2成(19.3%)選擇「壓力管理與情緒調節」,和其他年齡層不同,顯示剛踏入職場幾年,對於職場內外的壓力仍在調適,需要找到出口

    18至24歲和其他年齡層不同的是,認為需要加強公開演說的比例有15.0%,在選擇比例上排在第三高,反映了此族群對公開場合表達較沒有信心。



    夢想要有熱情 熱情需要專業培力與引導

    葉大華說,台灣教育政策一直與就業市場脫鉤,勞動教育要向下扎根,不讓孩子覺得就業是「畢業後才要擔心的事」,過去台少盟就在推動青少年就業力培訓計畫,15到18歲就該培養聽說讀寫的就業能力是很重要,大學的青年就業力則是培養軟實力,包括就業態度、團隊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及就業態度的養成等,之後透過職場見習,正式變成入職工作,這是很多國家對青年就業力的投資方式。

    葉大華說,現在問題是青少年、青年沒有相關平台可以找尋相關資源,只能仰賴身邊有人引導,當就業時遇到問題,也只能期望政府給錢、給津貼補助,但是從青年受訪調查可以看出,「年輕時代構築夢想不會只要有錢也是有夢想,但夢想要有熱情支撐,這需要有專業,且被引導到正確方向,這樣熱情才會延續,年輕人的就業力才會深入變成達人。」



    張烽益也認為,缺工也是跟企業有無發展明確的職涯階梯息息相關,當企業有完善的培訓制度,也有助於企業人才招募及穩定發展,但是「台灣企業最欠缺的就是這方面培訓,還是習慣撿現成,想要有即戰力」。

    當企業無法提供培力環境,外在又面臨房租、房貸等生活壓力,這之間落差也是影響年輕世代的職涯規劃發展,加上自行創業門檻低,機會大,當企業沒有提供更好環境,勞工很可能跳出來變自營工作者的情況會更多。



    張烽益說,目前政府的公共職訓制度,主要還是針對失業者,政府相關職訓也跟不上外面產業發展,而個別企業又多數沒有投入意願,他建議是否有可能,由同性質的工業區、同業公會等聯合組織一起訓練該產業需要的專業人才,讓人才就算要流動,也是在該產業間流動,將人才變成公共財。

    在減少大環境影響部分,張烽益認為除了社會住宅,很多在大台北工作都是北漂族,來到那裡不見得要買房子,就跟日本很多人到東京工作,要的不是買房而是安身立命的處所,因此健全租屋環境是政府可以幫年輕人解決的問題,穩定租屋市場,年輕世代工作選擇上壓力也比較小,對於其職涯發展也會有正向幫助。


    洪敏隆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