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人士指出,總預算案兩週前才公布,加上立法院不負責任胡亂刪減預算,在無法確認刪減數、難以確認剩餘數情況下,解凍案就很難進行。資料照,廖瑞祥攝
中央各部會目前未對總預算提出解凍案,政院人士指出,總預算案兩週前才公布,加上立法院不負責任胡亂刪減預算,在無法確認刪減數、難以確認剩餘數情況下,解凍案就很難進行。
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遭刪減,行政院一度提覆議但遭否決,監察院則已率先聲請釋憲。對於政院後續救濟作為,政院人士今天表示,此次總預算除立法院外,行政、考試、監察、司法院都因預算刪減造成很大影響,日前監察院已經向憲法法庭提出釋憲等救濟。
政院人士說,所有憲政機關因為中央政府總預算案所受到的影響規模跟範圍都不相同,政院會在憲法的精神與分工下,與學者專家做更進一步的研議,採取合法、合憲的救濟手段。
政院人士指出,立法院仍堅持要通案刪減新台幣939億元,其中636億元要行政院自行刪減,不過根據憲法「責任政治」的要求,立法院若對於計畫或政策有不同意見,本來就可以用立法院名義刪減該項預算,讓人民瞭解國家建設計畫與福國利民政策是因為立法院的刪減而無法執行,要求行政院自行刪減636億,這跟憲法的要求以及大法官391號解釋完全背離,政院無法接受。
對於部會目前未提總預算解凍,政院人士說,無法確認刪減數,就難以確認剩餘數,更沒有辦法在剩餘的預算中確認凍結的金額,在無法確認刪減、凍結數字的情況下,解凍案就很難繼續進行,立法院不負責任胡亂刪減,但國家運作不是市場殺價,政府必須精打細算,國家才能正常運作。
至於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曾說,考量凍結對地方的補助,政院人士表示,用於弱勢福利、緊急救災補助,以及正在收尾階段進入最後一年的公共建設,預計都不會凍結,像是內政部「強化社會安全網第二期計畫-少年偏差行為輔導業務」以及「提升山域事故救援效能五年中程計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