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迎新會今(2025)年由理事長、外交部長林佳龍的夫人廖婉如率團前往美國參加國際迎新會理監事會議,並在場分享台灣的鳳梨酥。取自林佳龍臉書
在推動外交的過程中,外交官的配偶不在談判桌旁、不在新聞頭條、不在外交文件中簽名,但卻透過一場又一場的非正式聚會,進行「沒有名片的外交」。由外交官與外國駐台官員配偶組成的「台北市迎新會(WTIC)」將近40年,慣例由現任外交部長林佳龍的夫人廖婉如擔任理事長,促進文化交流、延伸國際觸角、累積民間善意,發揮影響力。
近來,台北市迎新會慣例由外交部長的配偶擔任理事長,廖婉如於今(2025)年初正式接任,3月便率團前往美國參加國際迎新會的理監事年會。當時,廖婉如親自擔任會議報告人,以流利英文發表簡報,詳細介紹台灣在文化交流與外籍使節夫人整合活動的創新作法,強調台灣在性別平等與婦女參與公共事務上的顯著進展,還在現場分享自家奇美集團的鳳梨酥,藉台灣味搭建橋樑。
台北市迎新會今(2025)年由理事長、外交部長林佳龍的夫人廖婉如率團前往美國參加國際迎新會理監事會議,並在場分享台灣的鳳梨酥。取自林佳龍臉書
在推動外交的過程中,外交官的配偶們不在談判桌旁,而是在餐桌上介紹家鄉的點心與故事,建立信任、傳遞善意、讓距離變近。平時,WTIC會舉辦文化體驗活動,學習華語與台灣文化,也會共同參加駐台單位在台灣舉辦的活動。林佳龍與廖婉如去(2024)年也曾邀請各國駐台使節前往高雄,進行產業交流也觀賞劇團演出。
今年以來,廖婉如除了率團前往紐約,還與印度駐台代表夫人Shital Yadav共同出席活動,透過台印兩地的茶藝牽起雙邊情誼。另外在以色列駐台辦事處舉辦的「大屠殺」相關活動中,加拿大代表夫人France Viens、馬紹爾群島大使卡蒂爾(Anjanette Kattil)等人也都共同出席。在這些活動中,她們不只是「坐在桌邊的夫人」,而是「創造外交場域的主角」。
外交官配偶俱樂部的傳統來自於美國,前美國眾議員艾爾(Edwin Ross Adair)的夫人瑪莉安(Marian Adair)1959年成立「華府迎新會」,希望幫助來到美國的外國人發展英語技能並適應美國文化。瑪莉安後來於1986年成立國際迎新總會,同時並邀請當時的駐美代表錢復的夫人錢田玲玲同步成立「台北市迎新會(Welcome to Taipei International Club,WTIC)」,並成為其分會。
瓜地馬拉第一夫人貝娜多與外交部長林佳龍夫人廖婉如。取自林佳龍臉書
國際迎新會具有聯合國婦女地位委員會(CSW)發言權,每年定期舉行理監事會及姐妹會聯合會議。台灣雖無法正式參與聯合國體系,然透過國際迎新會等平台,間接發聲於全球婦女與文化議題場域,得以透過民間力量間接參與國際婦女議題決策,拓展台灣在國際上的「軟實力」與話語權。台北市迎新會在國際迎新會的國際網絡中扮演關鍵角色。
WTIC會員約有300人,6月剛卸任的2023年至2025年的國際迎新會長申謝維文(Vivienne Shen)即是WTIC資深成員,而2024年國際迎新會雙週年大會也由WTIC於台北主辦,副總統蕭美琴及台北市長蔣萬安當時都應邀出席,凸顯了WTIC在國際迎新會當中的重要角色,在台灣國際空間緊縮的狀況下,成為推進台灣國際參與的另一條路徑。
事實上,在許多亞洲、非洲與拉丁美洲國家,「夫人外交」尤其活躍,且被視為增進雙邊關係的重要推手。廖婉如去(2024)年即受邀出訪瓜地馬拉,由瓜地馬拉第一夫人貝娜多(Lucrecia Peinado)負責接待,而後續總統阿雷瓦洛(Bernardo Arévalo)伉儷回訪台灣時,也由廖婉如陪同參觀龍山寺、大稻埕老街、國立故宮博物院、世界宗教博物館等地,成為新聞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