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評估,關稅政策尚未實施,美國進口商的拉貨效應將帶動國內出口和景氣,路透社
回顧去年一整年的景氣燈號僅在首季亮出3顆綠燈,從第二季到第四季,受惠人工智慧(AI)應用需求擴增,景氣燈號共亮出6顆黃紅燈、3顆紅燈,而今年受到美國總統川普帶來的不確定性,尤其甫上任即大打關稅戰,但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分析,
關稅政策有過渡期,現在美國進口商的拉貨效應,以及三角貿易,可望支撐廠商生產及出口,1月亮紅燈不稀奇,有機會支撐一整季。
2024年景氣漸入佳境 川普效應今年初登場2024年的景氣燈號堪稱倒吃甘蔗,在第一季亮出3顆象徵「穩定」的綠燈後,從第二季開始逐月、逐季繳出漂亮成績單,就連景氣對策信號分數,也從4月的35分,到8月來到最高39分,即便10月受到颱風因素影響,到12月持續受惠AI應用加持,分數來到38分、燈號也再度轉為代表「熱絡」的紅燈。
美國總統川普資料照片。路透社
然而,美國總統川普在今年1月正式上任後,祭出一連串的關稅政策,從最早的對中國加徵10%關稅、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25%關稅,到對進口鋼鋁全面課徵25%關稅,接著簽署對等關稅備忘錄,對外國徵收同等關稅,以及近期拋出擬對汽車、半導體和藥品徵25%關稅。
不過,在加拿大、墨西哥兩國總統承諾加強邊境管控並打擊毒品後,川普就宣布加徵關稅暫緩實施30天,相當於到3月初見真章;至於對等關稅及汽車、半導體和藥品的措施則要等到4月初才會揭曉,而對台灣影響最甚的,莫過於對等關稅、汽車和半導體的關稅政策。
關稅時程、稅率未拍板 拉貨效應讓港口塞爆亞太工商總會執行長邱達生。邱達生提供
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受訪時說,
細看川普宣布的四項關稅政策,目前真正執行的是對中國加徵10%關稅,而進口鋼鋁課徵關稅已經不是第一次,對台灣鋼鐵業者來說,是繼續被課稅25%,稅額並未加疊上去,其他品項根本尚未開始,時程落在3到4月。邱達生分析,面對川普的關稅戰,各國政府因應之策莫過於談判,也有國家選擇對抗,
對美國的廠商而言,趁著這段過渡期,正是拉貨的好時機,畢竟關稅政策是兩面刃,所謂「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進口商忙著下單,許多貨櫃運到美東或美西港口,把貨品補好補滿。
邱達生指出,以AI供應鏈來說,台灣是美國廠商最主要的供應商,包括晶片、關鍵零組件、伺服器等,目前仍是國內生產為主,
在AI熱潮持續帶動,加上川普的「威嚇」助攻,觀察今年1月外銷訂單中,電子產品接單金額達177.1億美元,景氣燈號「亮紅燈」並不意外。
他強調,除了AI之外,其他產業的出口多屬於中間財(Intermediate Goods)或代工產品,以紡織業為例,市面上已經看不到「Made in Taiwan」的產品,許多成衣的標籤多半打上越南或其他東南亞國家製造,其實紗線或染整都是由台灣廠商供應,關稅帶來的威脅尚待評估,但影響有限。
我國政府定調不對抗 國際好、台灣機會來臨況且,觀察川普上任滿月的情況,通常口頭恫嚇到最後,僅落實約一半左右,通常是不願妥協者才會落實。以中國為例,加徵關稅10%已經實施,但日前又傳出美中貿易達成協定;既然川普「已讀」台灣的善意訊息,有可能對等關稅或晶片開徵關稅不實施,或者稅率較輕,對整體景氣的影響會有正面效果。
總統賴清德召開國安高層會議會後記者會。廖瑞祥攝
邱達生認為,總統賴清德於2月14日親自召開國安會議,聲明台灣將擴大對美投資與採購,促進雙邊貿易平衡,強化台灣企業對美投資的輔導與鼓勵,同時提出與美國等民主夥伴共同致力打造更具韌性且多元化的半導體供應等,意味著政府方向定調,不會走向對抗之路。
「對台灣而言,接下來會有不錯的機會。」邱達生篤定地說道,今年第一季在拉貨和轉單效應之下,景氣燈號可望都會亮出紅燈或黃紅燈,在沒有成為川普的主要目標之下,台灣全年的經濟成長率可望在2.5%到3.2%之間,對照國際主要預測機構,今年GDP比去年稍差一些,但全年都還有不錯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