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grasys NVDIA MGX伺服器。鴻海提供
經濟部統計處今(25)日公布
1月工業生產指數為96.31,年增5.07%,連續第11個月正成長,
表現優於預期。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表示,主因是
受惠AI及高效運算需求,讓積體電路業指數創歷年同期新高;此外,伺服器製造業春節也未休假,繼續加班生產,推升1月工業生產表現淡季不淡。經濟部上月原預估,由於今年1月適逢春節,不排除1月製造業生產指數會負成長,年減0.5%至年增3.9%之間;但最終1月製造業生產指數96.4,年增5.29%。
從主要貨品來看,積體電路業生產指數年增22.92%,僅管面板及其組件業因春節連假工作天數較少,轉為負成長,但仍推升整體電子零組件業生產指數攀升至106.09,為歷年同期次高,年增16.67%,連13紅。
此外,雲端資料服務需求也帶動伺服器需求;黃偉傑表示,有廠商表示春節連假仍繼續加班生產,推升電腦電子及光學製品業的生產指數達131.65,為歷年同期新高,年增14.78%,已是連續第19個月正成長。
至於伺服器於春節連假加班生產是否是為了因應川普2.0的關稅戰風險?黃偉傑表示,廠商未有如此反應,推判主要仍是市場需求旺盛。
傳統產業面,包括化學材料肥料業、基本金屬業、機械設備業、汽車及其零件業全都負成長。
黃偉傑表示,傳產減幅已慢慢縮小,不過,受到中國大陸產能過剩的外溢效果影響,何時轉正成長仍待觀察。
受惠積體電路、伺服器需求,帶動1月工業生產表現淡季不淡;因春節落點不同,今年2月工作天數較去年多;經濟部預估,2月製造業生產指數約在92.46至96.46,年增18.6%至23.7%;預估1-2月製造業生產指數年增率11.4%至13.8%,仍有1成以上正成長,在去年基期已高的情況下,看好第1季國內生產表現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