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資增幅打敗通膨,2月實質薪資來到43407元。資料照
主計總處今(4/14)日發布全體受僱員工薪資調查統計,剔除物價因素後,2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平均4萬3407元、年增1.41%,薪資增速連續11個月超越通膨,而今年前兩個月的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3380元、年增0.81%,創下四年同期最高紀錄。
主計總處表示,2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4萬7296元、年增3.02%,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1萬886元,合計後總薪資平均數為5萬8182元、年減28.74%,扣除通膨後的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3407元、年增1.41%,從去年4月迄今,累計連續11個月正成長。
今年1至2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4萬7371元、年增2.95%,累計總薪資16萬8942元、年增2.99%;剔除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為4萬3380元、年增0.81%,累計實質總薪資15萬4709元、年增0.85%,則創下近四年同期次高,低於去年同期的1.32%。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譚文玲表示,觀察行業別,今年前兩個月經常性薪資平均數低於整體平均,有住宿及餐飲業3萬4677元、其他服務業3萬6461元、製造業4萬5337元;反觀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5萬7668元、出版影音及資通訊業6萬8941元、金融及保險業7萬1135元等,為薪資較高的行業。
另外,象徵製造業復甦的指標「加班工時」,譚文玲表示,單是2月的加班工時為16.1小時,連續9個月正成長,而累積1到2月的加班工時達16小時,由於關稅消息刻變時翻,廠商有其顧慮,可能導致需求更高,加上電子零組件、電腦電子光學製造業等,相較於其他產品仍是主力,接下來三個月有拉貨可能,帶動加班工時。
譚文玲指出,在製造業當中,電子零組件製造業的加班工時為26.9小時,不僅維持20個月正成長,更創下1980年6月以來的次高紀錄,僅次於去年10月的27.1小時;而電腦光學的加班工時為12.3小時,連續7個月正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