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元入熊市、美債上沖下洗 專家:債市等「這時機點」美元不宜貿進

    2025-04-27 07:00 / 作者 徐筱嵐
    美國總統川普祭出對等關稅,傷敵一千、自損八百,連帶讓金融市場大震盪。美聯社
    美國總統川普發動關稅戰,意欲扭轉長期對外貿易逆差,以及引導製造業回流,促進國內經濟成長,未料,對等關稅正式宣布後,全球金融市場大動盪,出現美股、美債、美元罕見三殺局面,嚴重衝擊投資人信心,也讓川普不得不軟化態度。

    美股四大指數狂瀉千點,美債殖利率從3.9%的低點,一度反彈至4.5%,也讓美債出現恐慌性大逃殺,最弔詭的是,以往跟隨美債殖利率波動的美元指數,卻在4月12日貶至99.70,是2023年7月以來首度跌破100大關。

    2025年4月7日,在川普關稅政策籠罩下的紐約證券交易所。路透社


    對等關稅無差別攻擊 殺到美債殖利率、美元分道揚鑣

    美債被視為股市下跌時的避險工具,不僅避險神話破滅,對沖基金大規模拋售,且傳出主要持有國家大賣美債,究竟下一步該如何操作?台新銀行首席外匯策略師陳有忠接受《太報》採訪時分析,美債殖利率與美元指數長期具有一致性,即殖利率上揚、指數隨之走升,卻因對等關稅衝擊,使得美債殖利率和美元指數分道揚鑣。

    陳有忠表示,川普2.0的關稅戰用大刀不足以形容,根本是機關槍掃射,可說是「無差別攻擊」,回顧川普1.0的時期,當時全球貿易大解構,多數企業和工廠陸續進駐中國,川普看到製造業外流,僅針對中國加徵關稅,確實有精準打擊,裂解掉一半以上的產業鏈,只是沒料到「洗產地」方式成功規避。

    「川普這次是鐵了心要徹底打擊中國產業鏈」,陳有忠說道,從川普的用人哲學可以看出,務必要落實其意志,所以,擴大對東南亞國家下重手,避免某些企業與中國藕斷絲連,要完全封殺洗產地方式。

    川普學中國1994大貶值 助攻製造業回流

    2025年4月23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簽署行政命令。美聯社


    不過,川普也心知肚明,製造業回流等同企業的土地、勞工等成本墊高,並不符合效益,利用關稅政策採取分流,如高階製造業的半導體或自動化AI等,引導回到美國,而較為低階的家電、家具生產等則是拉回到中南美洲,從關稅10%的概念可以看出,要把洗產地進行二次移轉。

    除了開徵對等關稅的用意,陳有忠指出,川普在貨幣政策方面,則是學習1994年的中國刻意將人民幣貶值33%,由人行大幅壓低人民幣匯價,就是要吸引製造業到中國,同理可證,要誘使企業重返美國,拉低美元也是降低製造成本的一環,否則單引進高階製造業不見得能帶動就業。

    陳有忠說,觀察川普上任百日,幾乎都是手握大棒、四處要脅,但政策不可能只有一個面向,通常棒子跟蘿蔔雙管齊下,只能說「胡蘿蔔還沒出現」,由於美國2026年11月將舉行期中選舉,川普也得提前因應和準備,評估利多會從明年中旬開始逐漸釋出,包括稅制改革或政策鬆綁等。

    Fed降息救經濟機率高 美債可望復活

    川普在首屆任期任命鮑爾為聯準會主席,近期不滿Fed不降息,揚言要解雇鮑爾。路透社


    回頭來看美債問題,陳有忠指出,美債一項被全球視為重要避險資產,因為由由美國政府發行、具信用背書,對等關稅祭出後,市場對不確定性增加,使得美債殖利率於4月6日至11日間反彈,使得美債價格崩跌,但不到一週的時間,以10年期公債殖利率為例,又回到4.3%左右。

    陳有忠認為,美債波動勢必的過程,由於第2季時值發新債的高峰期,發舊債還新債市常態,所以,透過談判讓部分國家回補新債,加上關稅90天暫緩期過後,緊接而來的是美國聯準會(Fed)降息,在景氣持續疲軟,且國際原物料價格走跌,尤其是原油價格回落,可望抵銷掉通膨,為了救經濟,Fed很難不出手。

    陳有忠強調,「只要Fed降息,公債殖利率就會下挫」,美債價格就會回穩,目前是多空因素交錯,才會讓美債陷入大震盪,投資人不需要太恐慌,只要殖利率未上揚至4.8%,就並未進入空頭,今年還是有多頭可期,長期持有債券仍可安心。

    川普任期曾大跌 美元弱勢成局、難再起

    美元指數自對等關稅宣布後,跌破100分水嶺,呈現弱勢格局。路透社


    至於美元部分,陳有忠直言,持有美元資產確實會比較尷尬,美元指數100可謂多空的分水嶺,目前美元已經貶破100價位,意味著正式邁入熊市,回顧川普第一任的時期,美元指數也曾從103跌至89價位,儘管不會再大跌,短期內不見推升動能,可謂弱勢格局已定。

    陳有忠建議,美元指數前一波高點在對等關稅公布之前,大約是在103、104的價位,後續即便出現反彈,只要來到103左右,仍有回落的可能性,「反彈可以站在賣方」,有反彈就落袋為安,但利空因素較多,若是長線的投資人切勿貿然進場。
    徐筱嵐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