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升息,美元投資型保單買氣下降,去年全年外幣保單新契約占比53.2%,較前年新契約比重57.28%衰退,創下2008年開放外幣保單銷售以來的最大跌幅。金管會說明,美元升息和美元走強,澳幣通膨升息均影響美澳投資型保單買氣,而人民幣相對台幣升值,也影響消費者意願。
壽險業去年底外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折合台幣約4,111.64億元,其中投資型保險約1,257.51億元(占比約31%)、傳統型保險2,854.13 億元(占比約 69%)。
幣別部分,主要為美元、澳幣及人民幣保險商品新契約。美元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約131.57億美元,其中投資型保險約39.21億美元(占比約30%)、傳統型保險約92.36億美元(占比約70%)。澳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約1.94億澳元,其中投資型保險約1.20億澳元(占比約62%)、傳統型保險約0.74億澳元(占比約38%)。
人民幣保險商品新契約保費收入約2.52億人民幣,其中投資型保險約2.28億人民幣(占比約90%)、傳統型保險約0.24億人民幣(占比約10%)。
金管會表示,由於匯率變化難以預測,受益人未來領取保險金時有可能因保單計價之外幣貶值,導致結購為新臺幣後產生匯損,消費者購買外幣保險商品前,除應審慎評估保單保障範圍是否符合自身需求外,同時亦應將保單計價幣別所屬國家之政治及經濟變動風險、自身承受匯率風險能力,以及未來是否確有外幣需求等因素納入通盤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