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公司在美國華盛頓州倫頓的組裝產線。路透社
在川普的「對等關稅」宣布前夕,最新出爐的美國經濟數據顯示走軟局面,但沒有跌得太大。這可能表示美國廠商與雇主都還在等待最終的關稅決策出爐。
美國勞工部週二(1日)宣布的勞工流動調查報告(JOLTS)顯示,美國雇主在2月最後一天所開出的職位空缺,比前一個月下降19.4萬個,降至756.8萬。2月的解僱人數略增11.6萬人,達到179萬人水準,但依舊是相當低的解僱水準。
這些數據尚未反映出美國聯邦政府大舉凍結僱用,並進行大規模裁員的狀況。
另外,由供給管理人協會(ISM)調查的3月美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2月的50.3降至49.0。PMI指數低於50顯示景氣收縮,而路透訪調經濟學家估計的3月PMI是49.5,實際調查數據低於預期。
川普把週三宣布關稅的日子稱為美國的「解放日」,但他先前一連串朝令夕改的關稅政策,已經使廠商陷入憂慮,難以預估需求。3月的製造業景氣收縮,顯示美國廠商正處於觀望態度,不敢加訂單。
這些關稅措施可能使美國物價上揚,景氣下滑,最糟的情況是陷入所謂的「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美國曾在1970年代遭遇停滯性通膨,經濟不景氣、民眾大量失業時,物價卻不斷高度上漲。
高盛公司的經濟學家目前認為,美國在未來12個月陷入經濟衰退的機率是35%,比先前估計的20%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