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川普政策重創信心 股匯債三殺!投資人開始「拋售美國」

    2025-04-22 16:32 / 作者 陳家齊
    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玫瑰園宣布新的全面關稅政策。路透社
    彭博新聞報導,在川普出爾反爾的關稅政策,以及他對聯準會(Fed)獨立性的不斷攻擊下,全球投資人看來目前有一個共識,那就是「拋售美國」。這意味著美股、美債、美元匯價三殺的局面可能常態性繼續出現,美國百年來建立的金融霸權支柱顯得岌岌可危。

    報導中指出,川普正把各種「地緣政治風險」加入既有的金融風險之中,例如他威脅併吞格陵蘭,併吞加拿大成為「第51州」。這些言論以及川普政府至今為止對外的極度不友善行為,使資本開始流出美國,尤其是川普4月2日在白宮展示他的「對等關稅」懲罰稅率後,市場幾乎是立即反應,賣出美國資產。

    美國商品外貿赤字,其實也代表金融帳流入

    數十年來,美國依賴其以消費者為導向的經濟吸引力及美元作為全球金融與貿易的支柱,從而享有廣泛好處。但是這個「特權」的背面是,美國持續向外輸出美元,也就是貿易逆差與對外負債,美國自身則出現產業空心化與製造業流失的問題。

    川普及其團隊把焦點放在這些「代價」,但是他們似乎並不理會逆轉美國輸出美元的趨勢,美國與美元獨特的地位將受到什麼衝擊。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全球首席策略師凱利(David Kelly)指出:「美國突然轉向高度保護主義政策,對其聲譽造成損害。」他說,這種信心喪失「會降低人們願意為美國資產支付的價格。」

    股匯債疲弱不振

    相對於歐洲等其他富裕國家市場,美國股市今年來表現疲弱,標準普爾500指數今年來已經下挫10%,並可能出現從先前高點下挫逾20%的「熊市」狀況。代表歐洲股市的Stoxx 600指數今年來跌幅僅1.5%,日本東證第一部(Topixx)指數今年來跌幅是8%。

    而最突出的是美元大幅貶值的狀況。代表美元對主要貨幣匯價的美元指數,今年來已經重挫9.6%,從109的高點跌到目前的98價位,創下該指數從2005年統計以來最糟糕的開年紀錄。

    美元對瑞士法郎今年來已經重貶近11%,而斷崖式的跌勢就是從4月2日啟動。美元對日圓今年來也已重貶10.6%,對歐元重貶近10%,這顯示投資人賣出美國金融資產,也同時賣掉美元購買其他「避險天堂」貨幣。

    令投資人尤其不安的是美債走勢。以往,當美國股市下跌,投資人會把資金挪進被視為「零風險」的美國國債市場,促使美債上漲、殖利率下挫。但川普「對等關稅」以來罕見出現股債匯同時三殺的局面。指標性的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今年來仍保持下跌局面(債券上漲),但是在4月11日曾恐慌性漲上接近4.5%關卡,出現逾20年來最大單週升幅。

    雷蒙詹姆士公司高級策略師曼齊(Tracey Manzi,)表示:「最令人驚訝的是,國債與美元未如往常那樣扮演避險角色。」她說:「顯然市場整體尚未消化關稅消息。」

    聯準會的獨立性

    目前先進國家幾乎都有一個獨立的央行,因為歷史經驗告誡,當央行變成執政者的工具時,通常會傾向無節制地「印鈔票」,讓通膨飆升一發不可收拾。在物價上漲時央行必須獨自作出不受歡迎的升息決策,就美國而言,獨立的聯邦準備理事會(Fed)就是投資人信賴美元體系的支柱。

    但是川普已經多次要求聯準會立刻降息,並威脅要開除聯準會主席鮑爾。川普週一再度飆罵鮑爾時,就又再出現美國股匯債三殺的狀況,雖然債市反應沒有先前4月11日當週那樣激烈。

    摩根大通美國首席經濟學家費羅里(Michael Feroli)說:「任何對聯準會獨立性的侵害,都會使通膨風險上升,而通膨風險已經因為關稅政策與通膨預期上揚出現上行壓力。」換言之,川普愈是罵鮑爾,愈是施壓聯準會,鮑爾就愈是缺乏空間可以降息,因為他必須維持高利率打擊通膨。

    美元仍無替代品

    這些都使投資人對美國的資產信心下滑。但是,美元參與約90%的外匯交易,占全球央行外匯儲備近 60%;29兆美元規模的美債市場的深度與流動性沒有真正的競爭對手。當前沒有替代選項能取代美元。

    歐洲資產突然顯得稍具吸引力,但歐元欠缺足夠的債券市場深度與歐盟內部的政治凝聚力;人民幣則由中國政府管控,無法自由匯兌交易。

    康乃爾大學教授、著有《美元陷阱》的普拉薩德(Eswar Prasad)指出,考量這些因素,所謂的美元霸權衰落的講法,「可能很快就會碰到極限」。他說:「重建制度與外國投資人對美國的信任,將會是一段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他補充:「但美國確實還擁有金融市場與貨幣市場的餘裕,因為根本沒有實質對手。」

    外交政策的風吹草動

    德意志銀行全球外匯策略主管薩拉維洛斯(George Saravelos)則警告,隨著投資人對美國的信賴程度下滑,美國的財政與外貿雙赤字意味著「外交政策將開始影響美國金融市場」。

    在這種新環境中,即使是威脅併吞格陵蘭島這類以往被視為不會影響市場的事件,也可能帶來衝擊。川普政府對外的態度應該要更謹慎,否則敏感的投資人很快就會撤資。

    薩拉維洛斯在4月寫給客戶的報告中指出:「我們常說,一個雙赤字國家依賴『陌生人的善意』。這句話現在適用於美國。」他認為:「美國市場的穩定性將愈加仰賴非對抗性的外交與經濟政策,以確保其融資來源。」
    陳家齊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