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蒙古白雲鄂博的稀土礦。路透社
北京當局正積極打「稀土牌」對付美國與歐洲西方國家的貿易、關稅以及地緣政治壓力。但是,路透社分析報導指出,對中國的稀土產業鏈來說,成為國家的「王牌」卻不是什麼好事。這次,中國的稀土磁鐵商正遭到夾擊。
中國的稀土出口限制使全球汽車供應鏈的部分陷入停滯,並迫使美國總統川普在談判桌與中國進行關稅休戰。然而,在中國國內,這些限制正讓那些已在經濟遲滯中苦苦掙扎的中國企業感到頭痛。
北京於今年4月實施稀土與磁鐵出口管制,以報復美國的關稅政策,這不僅導致中國磁鐵製造商的海外銷售額下降,他們同時也面臨國內經濟疲軟以及電動車等關鍵市場價格直直落、景氣不佳的壓力。
儘管美國於6月27日宣布與中國達成協議,將恢復中國稀土的出口流動,但磁鐵製造商的困境不太可能很快緩解。
出口管制的衝擊被低估國有交易平台包頭稀土產品交易所在協議宣布12小時後於微信發文說,任何協議都需要時間來實施,而倉庫中已經堆積了大量庫存。
出口限制導致在實施後的兩個月內,中國磁鐵出口量銳減75%,並迫使多家全球汽車製造商暫停部分生產。
位於中國稀土樞紐之一的內蒙古包頭交易所於5月表示,這些限制對一些本地磁鐵製造商造成了「危機」。
雖然中國生產全球90%的稀土磁鐵,並由中國廠商的內需消耗其中大部分。但公開資料顯示,中國2024年產能最大的11家上市磁鐵生產商中,出口額仍然佔其營收的18%到50%不等。
大宗商品資訊供應商Argus的金屬定價主管薩克拉特瓦拉表示:「他們的銷售現在受到兩重夾擊:出口中斷和國內需求疲軟。」他說:「他們暫時失去了重要的客戶群,而且不確定何時能重新獲得這些客戶。」
稀土在中國具有政治敏感性,很少有大型上市稀土公司直接評論這些管制如何影響其業務。然而,兩家稀土磁鐵生產商在要求匿名的情況下告訴路透社,預計今年營收將會下降。
其中一家稀土磁鐵生產商表示:「這將對出口業務產生巨大影響,儘管現在很難說我們將遭受多大的損失。」另一位拒絕具名的知情人士也表示,中小型生產商在4月和5月把產量削減了約15%。
產業困境可能加速整合與美國晶片製造商輝達相似,中國的稀土磁鐵製造商因其戰略重要性而受害。
被捲入華府關稅和中國報復的地緣政治交火中,中國上市磁鐵製造商的股價在出口限制宣布後的4月暴跌。不過,過去三個月股價已從低點回升。
但是諮詢公司Trivium China關鍵礦物研究主管康伯斯表示,這些股價反彈似乎並非基於任何合理的未來預期。他說:「我可以看到的各種市場前景或多或少都是負面的。這取決於場景的假設前提,但沒有一個場景能產生我們現在看到的這種股價上漲。」
他表示,許多磁鐵製造商也是私人企業,因此股價只能反映有限的情況。
許多磁鐵生產商早已面臨中國國內市場狀況疲軟,其中包括電動汽車製造商之間的價格戰。電動車製造商是磁鐵的消費大宗,競相削價下也要求供應商降價供應。
此外,四名匿名消息人士表示,許多磁鐵產品高度客製化,無法在中國國內轉售,這迫使磁鐵製造商在等待許可證期間只能先庫存起來。
出口難以迅速恢復正常上市磁鐵製造商包頭天和磁材科技在4月下旬發布的年報中提到了出口限制,並表示如果國際局勢惡化,其出口營收可能下降。
煙台正海磁性材料7月初則表示,已獲得出口許可證,生產正常。
然而,Argus的薩克拉特瓦拉表示,如果稀土管制以類似鍺和銻等其他關鍵礦物的方式實施,那要迅速恢復到以前的出口狀況不太可能。
中國在2023年和2024年對鍺和銻實施了出口管制。儘管這些礦物主要是民用,理論上想獲得出口許可應該不會有太多問題,但海關數據顯示,出口仍未完全恢復。
歐洲從中國進口的銻僅為去年9月實施出口管制前的一小部分,這種短缺已對常用於汽油引擎的鉛酸電池製造商造成了大麻煩。
薩克拉特瓦拉補充說:「看看中國近期對其他關鍵礦物(如銻)的出口管制,很明顯,出口恢復和正常化有時需要比預期更久的時間。」
磁鐵業整合 正合北京當局的意愛達荷州博伊西州立大學的亞伯拉罕教授表示,為了申請出口許可證,必須準備的大量資料與文件,已永久改變了稀土磁鐵行業,將會造成生產商出貨延誤與成本上升。他說:「從某種意義上講,已經回不去了。」
他表示,這些壓力可能導致稀土磁鐵業進行整合,而這可能也正合北京當局的意,讓北京能更加強控掌握磁鐵材料的去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