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賴清德。路透社資料照片
外媒報導,台灣總統賴清德原訂8月出訪中南美洲,並向美國提出過境計畫。英國《金融時報》7月28日報導,由於美國政府明確拒絕賴清德過境紐約,台灣總統府已取消出訪計畫。路透社則報導,賴總統出訪行程是「延後」而非取消。
事實上,總統府從未正式確認賴總統的出訪行程,不過巴拉圭總統潘尼亞(Santiago Peña)日前曾宣布賴總統將在8月到訪。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28日表示,考量近日南部風災災後復原、與美對等關稅及區域情勢等,總統近期暫無海外訪問之安排。
路透社報導,賴清德原訂8月訪問瓜地馬拉、貝里斯與巴拉圭等邦交國,已與這些國家進行過相關討論,並考慮在去程與回程途中停留美國的紐約與德州達拉斯。
《
金融時報》則引述三名知情人士透露,賴清德決定延後出訪行程,是因為美國政府已明確通知賴清德無法過境紐約;至於美方是只拒絕賴總統過境紐約,或拒絕過境美國,尚不明朗。
《
彭博新聞》29日也報導,由於美國遲未放行過境行程,賴清德已取消原訂下週開始的出訪行程。美方對賴總統過境計畫的遲疑,讓部分美國官員也感不安,擔心川普對中國讓步太多。彭博日前曾報導,川普團隊正向美國大型企業執行長招手,邀請他們隨川普在下半年訪問北京。
白宮迄未回應相關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17日曾對此表示,台灣總統等高層官員過境美國符合以往慣例,並完全符合一貫的政策。
一位美國高官向《金融時報》表示,美台雙方正積極努力尋求解決方案,設法挽回敏感情勢,目前賴清德的出訪行程尚未正式取消。
路透社也引述一名知情人士指出,賴總統出訪行程「不是取消,而是延後」,將於今年稍晚重新規劃,預料會在德州及美國另一座城市停留。
美學者:應堅決抗中而非妥協讓步美國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erman Marshall Fund)兩岸事務專家葛來儀(Bonnie Glaser)向《金融時報》表示,美國做出這項決定的原因,可能是川普想避免在美中貿易談判及籌備川習會的敏感時期激怒北京。
葛來儀說:「川普應堅決抵抗中國的壓力,而不是妥協讓步。如果川普政府持續暗示美台關係的某些部分可以拿來做交易,不僅會削弱美國對中國的嚇阻力,更會鼓勵習近平在台灣議題上持續施壓,進一步要求美國和台灣做出更多的退讓。」
美國國防部前高官、智庫「2024計畫研究所」(Project 2049)主席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認為,美國政府阻止賴清德訪問紐約的決定,讓他想起以往美國處理台灣議題時刻意避免激怒中國的時期。
薛瑞福說:「如果美國政府這樣做是試圖取悅中國,絕對是錯誤做法。」他表示,這只會讓美國陷入無止盡的困境。
白宮國安會前中國事務官員杜如松(Rush Doshi)則指出,這反映出美國在整體對中政策上逐漸軟化,而川普政府既然在積極籌備川習會,如何處理台灣議題就特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