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6日,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第47屆東協峰會,東帝汶總理古斯茂(左)與馬來西亞首相安華簽署《東帝汶加入東盟宣言》,古斯茂不禁淚灑現場。美聯社
亞洲最年輕的國家東帝汶今天(10/26)正式加入東南亞國協(ASEAN),成為東協的第11個成員。東帝汶曾被葡萄牙殖民至少4個世紀,然後面臨印尼併吞,2002年才獲得完全獨立,等待了14年才獲准加入東協,實現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現任東帝汶總統霍塔(Jose Ramos-Horta)半世紀前就提出的願景。
綜合路透社與法新社報導,東協領袖今天齊聚馬來西亞吉隆坡,在東協年度峰會開幕式上正式宣布東帝汶(East Timor,葡語Timor-Leste)的加入,全場以掌聲熱烈歡迎。這對長期為東帝汶爭取獨立的總統霍塔、總理古斯茂(Xanana Gusmao)兩位民族英雄來說,是該國的一大里程碑。
古斯茂表示,這對東帝汶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將能迎接貿易和投資機會,「對我國人民來說,這不僅是實現了一個夢想,也是對我們一路走來的強力肯定,見證我國人民、我們這個從奮鬥中誕生的年輕民主國家之精神,而這不是終點」。
2025年10月26日,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第47屆東協峰會,東帝汶總理古斯茂(左)與馬來西亞首相安華簽署《東帝汶加入東盟宣言》。美聯社
東帝汶人口約140萬,面積約1萬4900平方公里(約為台灣的4成),是亞洲最窮國家之一,經濟規模僅約20億美元,其加入對生產總值(GDP)3.8兆美元的東協來說,可能不會有太大改變,對東帝汶的經濟效益也有待觀察,但這可說是東帝汶血淚史至今最甜美的收穫。
1515年左右,葡萄牙傳教士來到東帝汶,起初是傳教,葡萄牙約於17世紀初開始殖民,二戰期間一度被日本攻佔,日本戰敗後又交給葡萄牙;1975年葡萄牙撤出、東帝汶宣布獨立,結果9天後印尼就入侵東帝汶,東帝汶再展開獨立戰爭,直到1999年在聯合國監督下舉行公投,2002年才脫離印尼的陰影而完全獨立。
1996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現任東帝汶總統霍塔,曾在1970年代東帝汶爭取獨立時,就提出加入東協的想法,希望透過區域一體化來確保東帝汶的未來。東帝汶2011年正式申請加入東協,2022年獲得觀察員地位,今年終於如願;霍塔8月在東協總部演說時曾表示,「通往東協的路,比通往天堂之路還要艱難」。
2025年10月26日,馬來西亞吉隆坡舉行第47屆東協峰會,東帝汶總統霍塔(左)與馬來西亞首相安華(右)握手。美聯社
霍塔今年9月受訪時表示,東帝汶必須保持穩定,不能給東協帶來負擔,而在邊界爭端和南海區域安全議題上,東帝汶相當有經驗,「若我們能在東協機制的強化上有所貢獻,例如衝突調解機制,這對東協的每個國家都很關鍵。我們非常重視對話」。
東協GDP雖有3.8兆美元,但比例相當不均勻,單是印尼就貢獻了其中1.4兆美元。馬來西亞首相安華(Anwar Ibrahim)22日表示,東協1967年成立之初,不少成員國也都很窮,「我樂觀認為,東協作為一個共同體,可以更多參與和援助國際,因為我們也已經從西方和中國等許多國家受益良多」。
東帝汶有嚴重的貧富不均和失業問題,經濟嚴重仰賴石油和天然氣,國內仍有營養不良、基礎建設匱乏、人力短缺的問題,都會是未來參與東協市場的挑戰。
貪腐問題當然也有。今年9月,東帝汶爆發學運,抗議國會一項自肥提案,要為65名議員每人添購一輛Toyota休旅車,還要為前任議員提供終身養老金;經過2天示威和警民衝突,國會才取消添購休旅車的計畫,終身退休金的提案也暫時撤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