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金融時報:美國極不可能完全放棄台灣 北京若動武將付出高昂代價

    2025-10-29 11:34 / 作者 李寧怡
    路透社
    美國總統川普對台灣議題的態度令許多台灣人感到不安,中共方面則不斷操作疑美論,認為川普政府可能「棄台」。英國《金融時報》首席外交評論家拉奇曼撰文指出,台灣的憂慮與中共的期待「都被誇大」,美國極不可能完全放棄台灣;即使台灣真的被迫自力防衛,北京要征服台灣也非常困難。

    美國《時代》雜誌上週刊出親中學者高德斯坦(Lyle Goldstein)投書,以「魯莽的領導人」形容台灣總統賴清德,又稱川普應警惕台灣問題,因為台灣已經成為「全球最危險的引爆點」,在台灣引起熱議;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25日則堅定表示,川普不會以放棄台灣作為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的條件。

    拉奇曼(Gideon Rachman)週一(10/27)發表的評論文章則指出,美國完全放棄台灣的可能性極低。他表示,用民主價值的論點未必能說服川普(Donald Trump),但阻止台灣落入中國勢力範圍,攸關美國的重大利益。

    拉奇曼指出,全球的先進晶片有9成由台積電生產,而台積電的生產線與複雜供應鏈不可能全部搬到美國。一旦中國實質控制全球晶片生產,美國的經濟安全將受到沉重打擊。

    此外,台灣還涉及更廣泛的戰略因素。自二戰以來,美國一直是太平洋主導力量,而台灣是「第一島鏈」的核心一環,該島鏈還包括日本與菲律賓北部,可牽制中國海軍,使其無法主導太平洋。

    拉奇曼表示,如今東亞已是全球經濟核心,美國若「棄台」,形同默許中國在東亞掌握霸權,將是「愚蠢之舉」。即使川普有意以「交易」方式接受這種安排,華府較為理性的人士多半仍會阻止他,就像當初說服他不要完全放棄烏克蘭一樣。

    拉奇曼指出,中國若在美國反對下侵略台灣,代價將極為高昂。華府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近期一份報告就認為,中國不太可能攻台,這將是「史上最複雜、最危險的軍事行動之一」;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的兵棋推演則得出結論:共軍若試圖登島,將付出巨大代價,折損至少數萬名士兵。

    拉奇曼也引述國防安全研究院近期民調顯示,超過三分之二的台灣人表示願意為保衛家園而戰。他指出,台灣擁有大量在烏克蘭戰場已證明有效的反艦飛彈,共軍艦隊若試圖穿越台灣海峽,極易遭受攻擊。

    許多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更可能採取海上封鎖,切斷台灣糧食與能源供應,企圖迫使其在北京條件下談判。但根據台灣方面研判,在此情況下若採取糧食與能源配給制度,可以撐過6個月。

    拉奇曼指出,中國很難封鎖台灣長達6個月,且美國、日本與其他西方民主國家屆時勢必在外交、經濟與軍事施加強大壓力,因為台灣海峽一旦遭封鎖,將嚴重衝擊全球經濟。
    李寧怡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