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台灣大學校長陳文章。教育部提供。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今(2/20)日批評,台灣科研經費持續成長卻無諾貝爾獎得主,大學應該要檢討,對此台大校長陳文章則呼籲除了研究計畫期程拉長、增加研究團隊外,也應先協助參與國際學術組織,如支持本土學者參與國際研討會等,研究在國際上受認可,才可能獲得提名。
全國大學校長會議今日於宜蘭大學舉行,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於專題演講時表示,我國科研經費持續成長,已達1595億元,且5年來基礎科研預算成長45%,達到408億元,國家財政艱難,希望大家不要讓社會失望,日本有許多諾貝爾獎得主,台灣按照比例應該也有不少,但卻一個都沒有,非常丟臉,一定有問題,大學要檢討、改善。
吳誠文也表示,台灣學術體系跟產業一樣,都專注於代工,是透過別人制訂的規則在運作,他期待大學不要再用別人制訂的規則做研究,如今教育部、國科會其實都給大學很多空間,學校不該再批評政府體制僵化,是校內自己有層層束縛、繁雜法規,呼籲要自己鬆綁,而學術研究也要落地,成果要轉化為產業、社會應用。
對此台灣大學校長陳文章受訪時則表示,他研究常出現諾貝爾獎得主的國家如美國,很多得主其實不是本來就在美國,是後來收到吸引過去,而像日本則是長期支持特定領域,並有龐大研究團隊,但台灣計畫期程都不長,即便國科會攻頂計畫、卓越計畫也僅有5年,研究團隊也不夠龐大,再者因為大陸因素,台灣參與國際學術組織有困難,但是研究成果要在國際上受到認可,才有機會被提名獎項。
陳文章也建議,未來除了要給予更長研究時程、更大研究團隊外,也希望能給予協助進入國際組織、支持本土學者能於國際習演討會得獎,及增加如美國國家工程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等組織的人數。
陳文章也喊話,台灣是80年代後研究人力才大幅增成長,這需要一點時間,希望政府相關計畫能持續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