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鐘點看護移工的「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正式於4月7日上路。資料照
勞動部今(4/7)日宣布「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正式上路,目前全國北、中、南、東共有6家公益團體提供服務,包括具3個月內就醫或手術紀錄、具身心障礙證明、具健保重大傷病資格且醫囑宜休養、符合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資格,以及經長照中心評估長照需要等級為第2級至第8級,另有陪伴服務需求,而單次服務時數至少4小時以上,民眾家中有突發狀況需要幫手陪伴照顧,可立即提出申請,藉由彈性、多元服務安心就業,不因照顧家人而退離職場。
勞動力發展署表示,為了回應民眾「臨短急」服務需求,包括長輩「臨」時有狀況卻找不到生活協助人力、外籍家庭看護空窗期請假返國「短」期需要人力、家人手術或病後需要「急」性後期生活協助等,勞動部核定6家成立5年以上具有照顧服務專業的公益團體,聘用本國及外籍陪伴服務工作者。
發展署指出,服務對象以家庭內有臨時、短期、緊急照顧需求的病患為主,如罹患癌症、遭遇車禍或意外事故、重大傷病等,於手術後就醫或出院返家需要生活協助卻未達失能者,提供全日、半日與部分時數等自費就醫陪伴或陪伴照顧服務。
若民眾家中已聘有家庭看護移工、被看護者屬長照等級第2級至第8級者,有臨時、短期、緊急照顧需要,可優先使用有政府補助的「擴大外籍看護工家庭使用喘息服務」或「聘僱外籍看護工家庭短期替代照顧服務」計畫,兩者合計每年最高可達52天;若擴大喘息及短期照顧52天補助時數已用滿,仍有臨時、短期、緊急照顧需要,可自費使用本計畫服務。
勞動部強調,推動多元陪伴照顧的政策目的之一,是讓有照顧專業及聘僱管理移工能力的公益團體成為雇主,負責僱用及訓練本國及外籍陪伴服務員,以一對多的照顧模式,幫助有緊急照顧需要的家庭,或出院有臨時短期服務需求者,可快速找到幫手,依自身需要安排時間及服務內容,且無須擔負管理責任,增加民眾多元選擇亦可創造更大的服務彈性。
勞動部說明,民眾可至
本計畫官網提出申請自費服務,後續將由試辦單位於1日內與民眾聯繫,若不會使用電腦或手機,也可撥打1955免付費專線協助申請服務,由專線人員協助民眾登記基本資料及選定試辦單位後,試辦單位會電話聯繫及安排服務。
勞動部補充,目前6家公益團體係由勞動部組成評選小組就申請單位組織公益性、績優事蹟、服務內容及費用標準、服務品質確保機制及外國籍陪伴照顧服務工作者聘僱管理、訓練及後援規劃等項目進行綜合評選核定,包括中華民國紅心字會、私立永信社會福利基金會、台中市私立童庭社會福利慈善事業基金會、南投縣新媳婦關懷協會、台灣萬人社福協會、花蓮縣家庭照顧者關懷協會。試辦計畫上路後,將會持續傾聽各界聲音及蒐集意見,並滾動檢討修正、精進。
俗稱鐘點看護移工的「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正式於4月7日上路。發展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