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衛福部長不在規劃中!石崇良拋出「藥局供應網」應對關稅衝擊

    2025-08-28 19:28 / 作者 游騰傑
    準衛福部長石崇良應媒體受訪。廖瑞祥攝
    候任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8)日表示,藥品韌性將是他上任後最迫切的挑戰之一。面對國際關稅風險,他直言,受衝擊最大的藥品為仍在專利期、仰賴進口且替代性低的藥物。政府已在特別預算中編列約200億元,優先守住214項進口專利藥,其中76項屬於必要藥物,同時提出「藥局供應網」想法,提升藥物韌性。

    石崇良下午於媒體見面會指出,他對於外界先前未預料到他接任感到「偶爾有點傷心」,不過這個確實也不是在他原本的規劃裡頭,因為他提及自己在健保署任職不到千日,健保署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但表示自己秉持在衛生體系服務的精神,「到哪裡都一樣,哪個地方需要我們,我們就全力以赴去做」。

    對於藥品供應與關稅風險,石崇良表示不能等危機發生才準備,未來將加快推動學名藥與生物相似藥上市,以分散風險,「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對即將屆滿專利的藥品,鼓勵國內藥廠提前介入;對已過專利期的藥物,透過修法給予前兩家國內製造商與原廠同價待遇,提高投入誘因。對於國內製造品項不足三家的成分藥,不僅不調降藥價,必要時甚至因原料成本調高藥價,以避免廠商退出市場,目的就是要提升藥物韌性。

    他也提到,近期民眾最有感的胰島素供應吃緊問題,主要是因藥廠產線轉移,速效胰島素短期減產。雖然國內仍有其他藥廠能供應,但「反應太慢」,市場一度緊繃,甚至出現控貨現象。石崇良提出「藥局供應網」構想,仿效疫情期間口罩與抗病毒藥的分配模式,讓社區藥局之間能快速調度,避免病人跑遍藥局仍買不到藥。他說:「我們已經在跟藥師公會討論,如何建立像疫情當中的藥局網、藥品供應網。」

    石崇良指出,過去藥品調度受到法規限制,例如優良運送準則,導致藥品一旦離開供應商,就難以在藥局間流通,未來必須檢討相關規範。他強調,藥品韌性不僅關乎藥廠生產,更涵蓋供貨預警、專案進口、安全庫存以及社區藥局調度等整體管理,未來在調度與供應平衡上將追求更敏感、更具彈性。
    游騰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