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逃稅4千萬大甩鍋!公司負責人竟將股權全轉給「遊民」 台北分署追10年結局神展開

    2025-10-15 11:14 / 作者 侯柏青
    行政執行署台北分署。資料照。讀者提供
    一家公司漏報2011年度1.2億的銷貨收入,國稅局命補稅裁罰4千萬,但時任公司簡姓負責人為甩鍋竟火速結清帳戶,並將股權全數轉讓給遊民,事後更廢止公司登記,一毛錢都不繳。但賊星該敗,行政執行署台北分署耗費10年追查,揪出該公司曾有5億元鉅款被匯到境外,欠稅案爆發後公司更陸續匯出1億元,因而認定有機會執行。執行官日前約談簡姓前負責人並預計向法院聲請管收,他當場態度軟化,日前已繳交1千萬元。

    台北分署查出,這家公司資本額僅500萬,因2011年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不實,漏報當年度高達1.2億元的數位相機銷貨收入,遭國稅局追補漏稅額及罰鍰合計4087萬餘元,國稅局在2014年1月移送執行署追稅。

    據了解,時任簡姓公司負責人當初接受國稅局調查時,原本簽下承諾書表明願意繳清稅款,但他轉過身來,卻馬上結清公司帳戶,還將股權全數轉讓給一名原來住在安養中心、早已行蹤不明的吳姓遊民,企圖製造執行障礙。

    雖然該公司被廢止登記,名下早就沒有任何財產,現任負責人吳姓遊民也不知去向,但台北分署仍不打算放棄,足足追查10年之久。據了解,執行人員期間鍥而不捨地全面清查,該公司自2010年到解散日為止的所有銀行帳戶金流,還好幾次通知簡姓前負責人到場說明,但當事人卻分文不繳。

    歷經長時間調查後,台北分署發現,簡姓前負責人在任內,曾任由第三人將公司帳戶裡高達5億元的銷售所得匯往國外,在公司爆發欠稅事件後,更持續匯出1億1776萬餘元。此外,該公司還放任第三人陸續提領公司帳戶裡的714萬元,還另外用化整為零、低於大額交易通報門檻的方式,將義務人帳戶內數百萬元款項提領一空,資金去向不明。

    台北分署推定,簡姓前負責人可能故意不履行義務,還有隱匿、處分該公司應供強制執行財產的行為,已經符合管收事由。

    執行官今年9/23再度通知簡姓前負責人到場,他依舊擺爛,對於資金流向多推託「我忘了」,也未提出合理清償計畫,但執行官這次掌握證據後態度大變,當場將他暫時留置,並準備向法院聲請管收。

    簡姓前負責人察覺到台北分署的執行決心,深怕真的失去人身自由,當場態度軟化並馬上和家人商量,在當天中午立刻匯款繳納500萬元,並於10/7再繳納500萬元,共計繳納1000萬元。

    台北分署呼籲,公司負責人對於公司所滯欠的稅捐罰鍰等公法上金錢債務,應積極面對處理、誠實履行,切勿心存僥倖,用「更換人頭負責人」或「隱匿、處分公司財產」等方式規避執行。行政執行機關對於惡意欠繳的義務人,必定會追查到底,依法採取拘提、管收等強制措施,屆時不但損及名譽,更將失去人身自由。
    侯柏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