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4 18:03
2025台北國際書展今(2/4)在台北世貿一館盛大登場,國家人權博物館本次以「人權Discovery」為題參展,除了規劃系列講座之外,並展示圖書館藏的政治受難者相關著作,展售眾多人權主題精選好書及熱門文創商品。而展場主視覺的神獸獬豸形象,取材自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仁愛樓前方的歷史地景「獬豸水池」,寓含著探索歷史真相的勇氣與希望。
2025-01-21 17:23
114年中央政府總預算今(21日)下午三讀通過,共刪減2075億元,其中,文化部預算編列290億元,初步計算遭凍結34億元,刪除11億元,創下史上新高,藝文圈一片哀嚎。稍早,文化部長李遠心痛PO出招降書,痛心道在無止盡的羞辱後,預算書仍充分否認文化部過去所有的努力,以及對文化工作者的不尊重,表達強烈遺憾。
2024-06-04 11:07
交通部觀光署今(6/4)宣布將串聯微笑南灣展館,推出「仲夏節優惠方案」,邀請深具人文藝術、科普教育與地方特色的南台灣10大展館,跨部會、公私協力共同推動「微笑南灣」知性主題旅遊。首波活動結合6月開跑的2024台灣仲夏節,串聯各展館自即日起至9/1推出的仲夏節限定優惠方案,及宣傳展館所舉辦的活動與特色展覽,並搭配台灣觀巴與台灣好行優惠活動,期能帶動北客南送,捲起南台灣旅遊風潮。
2024-03-23 16:04
文化部國家人權博物館今天(3/23)上午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舉行「威權統治時期政治受難者追思紀念會」,這場紀念會是為了懷念在台灣歷史上受到政治迫害的受難者。出席這場紀念會的貴賓包括文化部長史哲、政務次長王時思、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等人,以及逾百名全國政治受難者及其家屬。
2023-12-09 13:33
國家人權博物館今(12/9)舉行「2023年世界人權日」典禮。高齡91歲,曾在綠島被關押10年,日前捐贈相伴70載小提琴的政治受難者前輩楊國宇,致詞時除講述少年時期遭遇白色恐怖歷史,更對政府提出3呼籲,盼要致力保存白色恐怖歷史、加強下一代對白恐的認識,不要美化歷史,以及保存歷史遺跡。
2023-12-02 16:15
政治受難者陳欽生的回憶錄《Facing The Calamity》以英語撰寫,記載受難經歷與出獄後的人生際遇,並記錄投身人權工作的見聞與心路歷程,是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代表性著作,國家人權博物館今(12/2)舉行再版發表會及座談。
2023-11-11 20:43
作家陳列今年以「殘骸書」獲得台灣文學獎金典獎年度大獎,他今天表示,回首這段白色恐怖經驗,彷彿潛入沉船的深海處,不為完整記錄一切,而是為了深度理解、反省這段歷史。
2023-10-31 12:12
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等民間團體今(10/31)拜會民眾黨總統參選人、黨主席柯文哲競辦總幹事黃珊珊,並提出「司改、人權保障」、「建立司改委員會」等2點訴求,民團指出,在與談過程中,黃珊珊也表示認同,並承諾柯文哲若當選總統,一定會做到。
2023-06-04 07:30
在景美人權園區仁愛樓二樓樓梯口,高掛著「4223341」這串數字,這是克里米亞戰爭及俄烏戰爭發生至「當戰時成為日常:烏克蘭女性的第_/_天」展覽於4月21日開展時的天數,從烏克蘭逃離的聲音藝術家瑪驪雅蒳(Mariana Savchenko)也以戰爭期間在烏克蘭蒐集到的聲音進行創作。
2022-12-21 09:53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