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3 12:32
投入視神經修復研究超過20年的花蓮慈濟醫院眼科研究中心主任蔡榮坤,憑藉「長效型GP-01玻璃體注射療法:視神經損傷治療之突破性技術案」,榮獲第二十一屆國家新創獎殊榮。他是目前全世界最早使用這項治療法的眼科醫師,為視神經受損以及有失明風險的患者,帶來重獲視力與光明的機會。
2025-02-11 13:40
全球約20-30%兒童受到過敏性疾病影響,在台灣學齡前兒童氣喘盛行率高達10%,約12萬名小朋友飽受困擾。林口長庚醫院今(2/11)指出,由邱志勇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成功利用核磁共振儀(NMR)代謝光譜分析技術,以非侵入性方式進行腸道健康的動態監測,可更有效了解孩子過敏狀況,並在追蹤過程中採取預防措施,減少過敏氣喘發作風險。這項創新技術榮獲「第21屆國家新創獎」臨床新創獎肯定。
2024-12-28 08:51
台灣專業碳化矽(SiC)長晶技術廠格棋,以「低缺陷密度八吋碳化矽晶圓技術(Low Defect Density of 8-Inch Silicon Carbide Wafer Technology)」榮獲第21屆國家新創獎-企業新創獎之肯定,該項技術不僅能提高能源效率與減少碳排放,更能促進綠色技術的普及,對於推動地球永續有積極助益。
2024-12-26 17:33
第21屆國家新創獎今(12/26)舉行頒獎典禮,本屆共評選出196組獲獎團隊,創近三年新高。在台灣獲獎的團隊中,長聖生技的「CAR001細胞療法」關鍵技術已成功獲得台灣與美國的Phase I及IIa臨床試驗執行許可;倍智醫電的「倍利肺部影像輔助判讀軟體」有效提升醫師檢出率20%,並已取得TFDA智慧醫材許可證,並成功接獲海外訂單。
2024-12-26 16:33
《財劃法》修法恐影響百億癌症新藥基金,衛福部次長林靜儀今(26)日指出,該基金是行政院撥特別預算來協助,如果政院能給的資源減少,基金運作將受衝擊。她強調,未來新藥、新醫材,以及地方心理衛生中心等項目需要穩定資源,希望立法院審慎考量《財劃法》修法對相關醫療資源的影響。
2023-12-28 10:23
第20屆國家新創獎27日舉辦頒獎典禮,遠東醫電以「海上船艦緊急醫療會診平台」榮獲國家新創獎之企業新創獎殊榮。遠東醫電已爭取到未來兩年相關單位國艦國造醫療設備及軟體平台訂單,將替營運挹注顯著的成長動能。
2023-12-27 15:27
國家新創獎繼12月初宣布國內三家金控與IC設計廠瑞昱成立「新創幫投資聯盟」,ICT大廠英業達、友達今天加入,英業達集團創辦人葉國一、友達執行長柯富仁出席典禮簽署合作, 支持具潛力創新標的在不同募資階段挹注,更以科技業製造技術、國際市場經 驗提供創新創業支援。葉國一表示,台灣ICT產業加速醫療進展,科技與醫療結合正是時候,法規如鬆綁,就會有更多「富國神山」!
2023-06-26 12:29
胰臟跟肝臟一樣都是沉默的器官,胰臟癌發生率同等死亡率,被稱為「癌王」,腫瘤組織間質增生易導致腫瘤纖維化,全球有5到8成患者因惡病質死亡;國家衛生研究院今(6/26)日發表研究成果,已發現可用於胰腺癌纖維化及惡病質抗體,有望2年內進行臨床試驗幫助胰腺癌患者。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