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2 20:54
丹娜絲颱風為中南部帶來嚴重災情,其中台南著名文旦產區麻豆,初估損失超過8成,到處是落果,台南市農業局表示,果農大多上了年紀,需要志工協助撿果,網紅吉雷米得知後上網號召,許多網友今天(7/12)湧入現場幫忙撿拾,讓他相當感動;吉雷米說,明天依然有協助撿果行動,上午8時在麻豆太子宮集合,呼籲大家一起來幫忙。
2025-07-08 20:26
為了拯救內科塞車問題,今(8)日堤頂大道銜接國道1號北向線新設引道舉辦通車儀式,將於下午1點正式通車,台北市府工務局新工處表示,用路人要往堤頂大道北上通行,未來不需再與使用南下線的車流一起繞行到陽光抽水站,新設引道可以提前右轉匯入舊宗路,讓通勤族省下約400公尺的行車距離,根據電腦模組評估可減少4.5分鐘的車程。
2025-07-06 07:50
國道開車超速要罰鍰,龜速前進阻擋車流,也要吃罰單!根據國道公路警察局統計顯示,2024年有2萬多件慢速車遭到取締,其中北宜高的雪山隧道有600多件,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處罰3000到6000元。
2025-07-05 08:00
每年6到7月,澳洲東海岸就會出現令人驚嘆的「座頭鯨高速高路」奇景,約4萬尾體型大如公車的座頭鯨從南極附近北遷到澳洲昆士蘭附近繁殖,這時節穿梭海上的渡輪常常要慢行或停下,為「高速公路」的鯨魚讓道,而這些鯨魚好奇又調皮,與賞鯨船常發生有趣互動。
2025-07-04 14:42
日本漫畫家龍樹諒預言明天(7/5)將發生大海嘯,雖然未必成真,但已經引發遊客及當地人恐慌;對此,中央氣象署表示,不管預言有沒有成真,對災害多一份關心、早一步準備都是好事,如果海嘯來襲,應把握「往高處、往內陸、找堅固、抓牢固」4個原則,且必須持續關注氣象署海嘯資訊,等到警報解除才能返回原處。
2025-07-03 21:04
去年年底就服法第46條修正案在立院三讀通過,開放80歲以上長者,或70歲至79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者免巴氏量表評估即可聘外籍看護。勞動部於今日預也告3項法規,日後將確保重症家庭可優先承接國內移工,並用「看護移工有限,重症家庭優先」、「重症家庭申請看護移工分流制度」兩大方針應對,新規預計7月底上路。
2025-06-25 10:44
竹北火災!今(25日)凌晨4點39分,新竹縣消防局獲報竹北市中華路676巷一棟工業大樓發生工廠火警,現場為4層樓建築物,廠房內存放少量化學物品,經清查,大樓內並無人員受傷或受困。不過,現場2度傳出爆炸聲,也造成周邊科技園區大塞車。
2025-06-23 08:10
公館圓環要不要拆吵得沸沸揚揚,讓人誤以為圓環都是易肇事的爛設計,事實上,過時落伍的是那些老式傳統圓環(traffic circle),在世界先進國家普遍使用的現代圓環(Modern Roundabout)是可以大大降低肇事率,路口效率也顯著提升。
2025-06-23 08:00
台北市政府計畫拆除公館圓環,一併填平羅斯福路公車專用車行地下道,短短7天就超過1.7萬人連署反對,台北市議會在6月16日要求北市府暫緩6月28日填平地下道施工並召開公聽會。為什麼填平公車專用地下道會引發這麼大的反彈?從人本交通角度出發的拆除圓環工程又會帶來什麼衝擊?
2025-06-21 10:58
英國國會議員20日以些微差距通過法案,將允許對末期病患實施協助死亡。在此之前,英國社會對此議題進行橫跨政治、宗教與法律的激烈辯論,國會的表決結果為相關討論劃下句點。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