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6 10:15
道路安全是全民所求,交通部近日邀集六都交通局舉辦座談會,提出6大共識,包括減少路側障礙物、推動機車可行兩車道、改善照明不足路口等,至於是否限制兩段式左轉?交通部長陳世凱回應,每個路口狀況不同,只要是不危險路段就不強制,不過仍需應各地需求而定。
2025-02-13 14:34
行政院今(2/13)院會,由內政部及交通部報告「路口改善道安成效」。內政部長劉世芳指出,針對去(113)年7月底已完成的129處路口進行短期成效分析,113年8至10月份事故件數相較112年同期減少,總事故下降12.5%,行人事故下降25%,顯示改善措施已發揮成效,有效減少交通意外事故的發生。
2025-02-07 17:12
近年來,台灣道路安全問題備受關注,為擺脫「行人地獄」惡名,提升道路安全,交通部長陳世凱今日(2/7)宣布,今年起將大力推動3大政策,包含「調整路口停止線與行穿線距離」、「提升路口照明亮度」,以及「檢討汽車隔熱紙透光率標準」。其中,汽車隔熱紙規範預計3月與相關團體召開會議,並制定車窗及擋風玻璃可見光透光率指引,提供檢測數據供車主參考。
2025-01-19 11:20
立法院近期處理114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其中交通部辦理道安教育宣導的「媒體政策及業務宣導費」,編列的1億360萬6000元遭國民黨團提案全刪。對此,長期關注台灣道路交通安全的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發表聲明強調,「交通安全改革」不能走回頭路。
2025-01-04 15:30
台中市北區英才路、學士路口2023年底發生一起公車衝撞一家三口,導致母子雙亡的悲劇,市府隨後在多處路口設置行人庇護島,期望透過道路設計改進行人安全。然而,消費者文教基金會(消基會)日前以台中市16起交通事故批評,行人庇護島未能有效保障行人安全,反成駕駛新危險區域。對此,路權倡議團體今(1/4)發表聯合聲明反駁,認為消基會忽略許多關鍵因素,純粹將事故原因歸咎行人庇護島,恐因謬誤導致道安大幅倒退。
2024-12-23 08:00
今年(2024)10月下旬高雄市一名8旬老婦行經民生一路遇水公司施工,封閉人行道,被迫走到馬路卻遭停路邊清運廢棄物砂石車撞擊身亡;同年6月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內江街口,一名7旬婦人走行穿線卻遭旁邊建築工地的水泥車在路口轉彎時未留意撞擊身亡。
2024-11-13 18:53
北市和平新生天橋座落在大安區40多年,台北市政府原本評估拆除,但目前工程暫緩。民間團體反對拆除主張保留,除了發起連署,並向文化局提報該天橋有文化價值,文化局今天(11/13)舉行現場勘查及審查會議,支持與反對雙方都到場表達意見,會議結論大約1週後出爐,將決定是否提送文化資產審議會、直接解除列冊或2次會勘。
2024-11-11 08:00
人行天橋是舊時代車本主義下的產物,台北市政府以交通「人本為主」的目的要拆除和平新生天橋,卻在決策及溝通過程漠視「人味」的重要性,遭致民眾強烈抗議並不意外。
2024-11-04 21:06
拆還是不拆?台北市大安區的和平新生天橋,由於橫跨和平東路與新生南路重要幹道,42 年來為當地居民服務,不過北市府近期公布,即將拆卸該天橋。對此,民間團體「守護和平新生天橋」展開守護天橋的活動,同時也有許多居民、文化人士為和平新生天橋請命,希望守護城市記憶。
2024-10-01 08:10
重大行人傷亡事故頻傳,為洗刷行人地獄惡名,今年初立法三讀通過的《行人交通安全設施條例》從10月開始上路,最主要規定是新增「行人友善區」、「行人優先區」,台灣究竟有沒有可能推動,依照他國經驗又該注意哪些配套,才能真正落實「行人優先」?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