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顧爾德專欄:9月財經政策天蠶變,中國「國慶行情」續航多久?

    2024-10-01 08:00 / 作者 顧爾德 / 資深新聞工作者、專欄作家
    中國祭出多項經濟措施,盼能救市。圖為2024年7月14日,北京商務中心區景象。路透社
    9月最後一個禮拜,是習近平時代經濟政策天旋地轉的一週,也是變化最劇烈的一調。幾個重大經濟決策陸續出台,與過去迥然不同。這說明習近平深刻感受到中國經濟病情的嚴重。從短期來看,十一國慶的股市行情確立,普天同慶;但長期而言,中國經濟趨勢是否因此逆轉向上?

    9月下旬中共經濟政策大轉彎的第一樂章是在9月24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奏起,會中請來三大金融監管部門領導──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雲澤以及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他們宣佈了包括降准、降息、降低房貸利率,以及支援股票市場等等重要工具。

    中共為救經濟宣布支援股票市場等重要措施,圖為中國民眾在北京的證券商看股盤勢。路透社


    首度導入創新貨幣政策 促進就業也不再流於口號

    各種穩定市場的措施中最引人矚目的是,潘功勝宣佈兩項創新工具:一是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這些公司可向央銀質押融資;二是創設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鼓勵銀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用以回購和增持股票。這兩項工具類似於歐央行的「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這是歐洲央行在希臘金融危機時,歐洲央行向銀行提供短期流動性用以買入希臘公債的工具。透過這兩項工具,將引入8000億人民幣進股市。潘功勝強調:「這是人民銀行第一次以創新的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來支持資本市場。」

    接著在9月25日新華社公佈「就業重磅文件」──國務院在9月15日通過的《關於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促進高品質充分就業的意見》共24條。文件依然提到要「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但更強調「推進生產性服務業融合發展,加快生活性服務業多樣化發展,擴大第三產業就業容量。」很明顯地,整個文件更務實地著重在如何提高就業,而非一味追求創新、口號式地歌頌「新質生產力」。

    在這份促進就業文件公佈前夕,正逢大學畢業生進入就業市場高峰。中國國家統計局9月20日發佈8月失業率資料顯示,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攀升1.7個百分點至18.8%,連續兩個月創新高;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歲失業率也上升0.4個百分點至6.9%;由於這兩個重要勞動力群體失業率持續攀升,帶動全國城鎮失業率連續兩個月上升、達5.3%。而統計局的失業數據一向被外界許多專家認為是低估的,因此實際情況應更嚴重、讓領導層峰心生警惕。

    眼看GDP成長率難達目標 不得不提前開會找解方

    而真正「重磅」的是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會議推出多項經濟政策。中共權力核心24名政治局委員通常每個月會開一次會,但慣例上,會在每一季經濟數據出來後開會討論經濟議題,所以一般是在4月、7月和11月(有時會拖到12月)這三個月份的會議聚焦經濟議題,其中最後一次會議也有為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做準備的功能。但這次討論經濟議題的政治局會議卻提前兩個月召開,這反映出當前經濟形勢讓習近平感受到緊迫性,必須立即有對策提出。

    很清楚,依前8個月的經濟表現,今年中國經濟要達到官方預估的GDP5.2%年成長率難度很高。高盛( Goldman Sachs)和花旗(Citigroup)兩大投行原先預測中國今年經濟成長分別為4.9%和4.8%,也在9月中調降至4.7%。政治局這次會議明顯希望在第4季奮力一搏, 挽回劣勢。

    這次會議涉及財政、貨幣、房地產、資本市場、企業紓困、消費、就業等各方面政策。由官方公布的新聞稿可看出主政者的焦急,新聞稿省略了過去常見的四平八穩鋪陳,只在開頭前兩段提到一次「新質生產力」,說「經濟的基本面及市場廣闊、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等有利條件並未改變」,接下來就是針對「當前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直指核心地提出解方:

    要發行使用好超長期特別國債和地方政府專項債,更好發揮政府投資帶動作用。要降低存款准備金率,實施有力度的降息。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對商品房建設要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加大「白名單」項目貸款投放力度,支持盤活存量閒置土地。要回應群眾關切,調整住房限購政策,降低存量房貸利率,抓緊完善土地、財稅、金融等政策,推動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要努力提振資本市場,大力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險、理財等資金入市堵點。要支持上市公司並購重組,穩步推進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護中小投資者的政策措施。

    房市效益短期不易浮現 股市先正向反應開始飆升

    緊接着9月27日,人民銀行公佈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這次利率下調幅度是近4年幅度最大的。29日人民銀行發佈公告救房措施,包括下調存量房貸(亦即已經存在的貸款)約0.5個百分點、第二套房房貸最低首付比例至15%、優化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政策等。

    「優化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政策」,其實在5月人行已宣佈了設立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支援地方國有企業以合理價格收購已建成未出售的商品房,用做為保障性住房。這一次是將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政策中人行出資比例由60%提高到100%。這幾項措施24日潘功勝在記者會上就已先初步透露了。至於他在記者會上提到的另一項政策,支持地方政府用專項債券收購房企存量土地,目前還沒有具體政策出爐。

    中國廣州南沙區率先響應,宣布全面取消住房限購政策。翻攝百度


    在政治局會議明確要求調整住房限購政策,廣州南沙區立即響應,成為首個取消限購政策的一線城市。不過政策對房市效應短期還難以看出,但是股市已經對救市政策有明顯正向反應。全球資金都擔心錯過這波「十一國慶行情」,大舉湧入中國市場推升股價。截至9月27日週五,中國大型公司組成的滬深300指數一週上漲了14.9%。這是該指數自2008年11月以來單週最大漲幅。9月30日週一早盤再繼續上漲6.5%,創下2015年7月以來的盤中最大漲幅。這一輪漲勢使得滬深300指數年內收益由負轉正,市場高呼ABC口號:“ All in Buy China.”(滿倉買入中國)。

    外資進出股市搶短容易,來得快,一旦要撤出也很快。「國慶行情」能持續多久還是未知數。不過,在月底中國官方一系列表態中,的確可看出官方態度有改變。

    習近平心態轉變 過去不愛的鼓勵消費也拿出來用

    習近平過去對消費驅動的成長並無太大好感,他不認為中國現在是有條件像歐洲一樣大舉推動福利政策藉以帶動內需,他反對對民眾保障過度,也不支持靠消費券刺激經濟。中國官方也擔心社會福利保障過度,會降低民眾儲蓄的動機。

    不過習近平的心態也許出現轉變,這次政治局會議的新聞稿強調「要把促消費和惠民生結合起來,促進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提升消費結構。要培育新型消費業態。要支持和規範社會力量發展養老、托育產業,抓緊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上海市政府也在9月25日宣佈對特定服務業發放5億人幣消費券。

    習近平過去對消費驅動成匚並無太大好感,如今心態似乎出現轉變。資料照,翻攝新華社


    空頭初期難立即起死回生 卻也不致於因此崩潰

    至於對房地產業的政策能起到多大的效果?房貸下調0.5%的確減輕了一般房奴的經濟壓力,估計每年減少房貸利息支出約1,500億元,民眾省下這筆錢應該有助於消費,但還不足以翻轉房市下行走勢。至於優化保障性住房再貸款,政策提供的金額遠低於國際貨幣基金(IMF)對中國提出的收購餘屋預算。今年8月IMF建議中國政府未來4年每年以GDP的約5.5%、亦即約1兆美元資金,直接用於建成並交付未完工的預售屋,或向購屋者提供補償。但中國政府認為此舉會造成「道德風險」而拒絕此建議。顯然中國政府現在用來收購餘屋的3000億元預算遠低於IMF的估計。

    到底中國目前提出拯救房市的工具夠不夠用?台大經濟系教授樊家忠比較中國、美國和日本房市走向高點、泡沬化再到復甦的過程指出, 美國(次貸危機)高點是2006年、日本是1991,中國則是2001,之後3個市場泡沬破滅向下跌落。美國空頭走了6年,市值下降了約35%才開始反彈,日本則走了22年才走到谷底重生。比較3個市場的線型,中國目前空頭還在初期,離谷底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期待目前救市政策能有立即起死回生的神效並不切實際。

    即使如此,也不極端地認為中國會因為房市、財政或金融危機而出現社會崩潰的情況。從過去幾年中國的政經社會情況可發現,中國威權政府利用科技、意識型態還有經濟、法律等工具操縱控制下,人民是傾向躺平、社會是朝向內捲,而不是反抗或崩解。不過,也正因為信心問題,可能讓官方的救市藥方失效,就如凱投宏觀公司(Capital Economics)高級中國經濟學家伊凡斯-普瑞查德(Julian Evans-Pritchard)所說的:「隨著家庭去槓桿化,以及許多民營企業對借貸持謹慎態度,貨幣政策在中國已失去大部分效力。」更結構性地看,就如牛津大學中國中心助理研究員、瑞銀(UBS)前首席經濟學家馬格努斯(George Magnus)所說,中國的經濟停滯「並不是因為利率太高,或者房貸利率太高,又或因為二套房首付比例太高造成的」,而是中國是陷入了「系統性困境」。

    *作者為資深新聞工作者、專欄作家
    顧爾德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