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鮮乳自今年起進口零關稅。示意圖。取自Pixabay
今年元旦起,台紐經濟合作協定正式生效,紐西蘭鮮乳得以以零關稅方式進口台灣。然而,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名譽教授徐濟泰卻指出,紐西蘭鮮乳在當地每公升售價約新台幣38至40元,但進口台灣後,市售價格竟高達119至129元,漲幅超過三倍,與本地鮮乳價格幾乎相當。
綜合媒體報導,農業部統計顯示,即便關稅降為零,紐乳進口總量與去年同期相比並無顯著提升,零售價格也未見下降,顯示通路與零售商並未將成本優勢反映給消費者。
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名譽教授徐濟泰也指出,紐西蘭鮮乳原料成本本就遠低於台灣,加上台紐協議後享有零關稅優惠,理應在價格上具有優勢。他認為目前的零售價格與進口成本落差過大,價差疑遭進口商吸收牟利,政策美意恐遭扭曲。
對此,中華民國乳業協會秘書長方清泉坦言,即使加上運費與處理成本,紐乳價格也不應飆到這麼貴。他分析,紐乳進口商通路多半銷往坊間手搖飲料、咖啡或飯店等業者,實際取得價格約在60元左右,但通路端卻將售價拉至百元以上,原因在於加價空間大、通路抽成高,且包裝與上架費用增加售價壓力。
「如果消費者願意埋單,業者為什麼要降價?」方清泉指出,目前消費端缺乏聲音,政府監督機制也未有實際反應,讓業者得以維持高價策略。他呼籲政府應效法歐洲先進國家,對通路抽成設下上限,以避免企業過度逐利,損及消費者權益並影響在地酪農的生存。
農業部畜牧司副司長周志勲表示,若有發現進口乳品價格異常或有聯合哄抬情形,消費者保護處及公平交易委員會將會啟動調查,介入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