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總統上任首會面 賴籲支持購美天然氣 環團憂「恐掀接收站搶建潮」

    2025-04-22 16:33 / 作者 陳怡穎
    總統賴清德接見「2025第22屆全國NGOs環境會議環保團體代表」。總統府提供。
    今(4/22)天是「世界地球日」,賴清德首次以總統身分在總統府接見11個環保團體代表,傾聽共60項建言,針對核電政策、基隆協和電廠第四接收站(四接)興建案,以及天然氣進口與碳排放等議題討論。會後環團公開轉述總統立場,並表達對相關政策的諸多憂慮。

    關於即將在5月17日除役的核三廠2號機,台灣環境保護聯盟會長謝志誠表示,台灣即將成為「非核家園」,他會中提醒政府應明確拒絕延役或擴增核能設施;對此,總統回應強調,政府對新核能技術持開放態度,但若要延役或重啟核電,必須滿足「核安、核廢、社會共識」3大原則,若現狀不變,核三廠將按期除役。

    對於外界質疑「非核家園」是否仍是政府方針,總統府國策顧問施信民指出,「非核家園」已明文載入《環境基本法》第23條,具有法律效力。施信民並強調,戰爭發生時根據應變計畫應優先停用核電,避免發生核災,因此,發展再生能源才是能源安全的根本保障。

    在四接案方面,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王醒之指出,協和電廠四接距離軍事要地威海營區僅1,400公尺,內木山營區亦僅1,900公尺,四接恐成北台灣的國安破口,國防部卻仍未在會中提出任何具體軍事衝擊評估,令人遺憾。

    同時,賴清德於會議中也提及台美貿易關係,指出為縮小逆差、應對美方關稅壓力,未來將優先採購美國液化天然氣,親口表示希望環團能予以支持。王醒之認為,從總統談話內容可預見未來幾年將是天然氣接收站「搶建、強建、擴建」的高峰期,可能造成台灣未來大舉興建天然氣接收站,導致碳排放量大幅攀升,呼籲經濟部應主動提出政策環評。

    此外,台灣公民參與協會創會理事長何宗勳透露,除非法案改變,否則就是朝向「非核家園」的目標前進,他近來前往蘭嶼蒐集當地民眾對核廢料的看法,將於4月24日總統府「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中播放影片,期盼讓支持與反對核能的各界都能了解第一線居民的心聲。
    陳怡穎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