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中)8月21日出席於懷俄明州傑克森霍爾舉行的全球央行年會。路透社
隨著美國就業市場降溫、聯準會)降息預期升溫,施羅德全球固定收益團隊最高主管Julien Houdain表示,美國經濟仍維持軟著陸基調,但風險傾向硬著陸;Fed為降低經濟衰退風險,將有理由加快降息腳步,這對債市投資人而言意味著利率循環反轉的機會正在加速浮現,這會為全球債市帶來全新的投資契機。市場預期終端利率可能為 3%,但有更快達標的可能性。
美國勞工統計局 (BLS)發布的 8 月就業報告顯示,美國僅新增2.2萬個就業職位,遠低於預期的7.5萬,這顯示了美國勞動力明顯放緩。Julien Houdain分析,美國近期勞動市場呈現「不再積極聘雇,但也未大規模裁員」的狀態,雖然整體經濟仍維持溫和成長,但企業的擴張力道呈現降溫,反映出經濟結構正逐步轉向疲弱。
當前就業市場的降溫意味著美國經濟更加脆弱,也給了Fed降息的空間,藉此降低陷入硬著陸的風險(見下表)。對於通膨,他則認為即便關稅將推升部分核心商品價格,但整體CPI不會重演2021年的大幅飆升,而是可能維持在3%出頭的區間。這樣的環境,使Fed有更充分的理由啟動降息循環,協助經濟「軟著陸」。
相較於美國的降息壓力,歐元區的景氣氛圍正逐漸改善。Julien Houdain說,歐洲製造業顯現回升跡象,信貸環境寬鬆,加上德國推動財政政策轉向,為中期成長帶來結構性助力。然而,在這樣的背景下,歐洲央行(ECB)就沒有太多額外寬鬆的必要。歐元區通膨有望回到正常化路徑,但不至於大幅低於目標,政策利率將維持相對穩定。
至於英國,目前仍處於「低成長、高通膨」的階段,BoE(英格蘭銀行)雖可能小幅降息,但空間有限,特別是在財政赤字嚴重、通膨預期居高的情況下。
至於亞洲,日本央行仍有進一步升息的可能,因為潛在通膨動能正在強化。而中國雖然加碼信貸刺激,但房市與貿易仍疲弱,經濟僅止跌築底。其他新興亞洲經濟體則面臨關稅帶來的外部挑戰,貨幣政策可能持續偏寬鬆。
隨著美國利率循環即將反轉,債市機會逐步浮現。Julien Houdain表示,中短天期美國公債在就業市場轉弱背景下仍具吸引力,而憑藉曲線陡峭的投資策略也值得留意;此外,新興市場當地貨幣債券提供的高收益率極具投資價值,特別是在墨西哥、巴西、印尼、菲律賓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