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7日,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於耶路撒冷出席一場國際會議。美聯社
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再爆醜聞,2名親信疑似收受卡達賄賂,本週稍早遭警方逮捕。以色列媒體將此案稱作「卡達門」(Qatargate)事件。
此案在以色列引發軒然大波,因為卡達與以色列並無正式外交關係,行賄案顯示卡達已滲透至以色列政府最高層的權力核心,甚至是媒體。
2025年3月31日,以色列民眾在耶路撒冷舉行反總理納坦雅胡的街頭示威,一名抗議者手持寫有納坦雅胡小名與卡達的標語,還有美鈔。美聯社
美聯社報導,卡達行賄納坦雅胡親信,目標是在以色列國內提升卡達正面形象。被捕的2人為長期媒體顧問尤里克(Jonatan Urich)和前發言人費爾德斯坦(Eli Feldstein),皆與納坦雅胡關係密切。
2人被控受卡達「雇用」,在以色列國內進行公關活動,提升卡達在以國形象,據信賄款是經由一名美國遊說家充當白手套移轉。
根據法院文件,美國遊說家與尤里克建立所謂「商業關係」,傳播卡達正面形象並散播埃及負面訊息。埃及是斡旋以哈戰爭的另一要角。費爾德斯坦的角色則是負責把這些公關素材提供給記者。
尤里克和費爾德斯坦可能面臨多項控罪,包括接觸外國代理人、洗錢、賄賂、詐欺及背信等。
卡達在斡旋以色列與哈瑪斯在加薩停火的談判中扮演要角,因哈瑪斯高層曾長期旅居卡達,因此卡達被視為支持哈瑪斯,卡達政府曾駁斥此事。
納坦雅胡未被警方列為嫌疑人,他已對以色列警方發出聲明,宣稱指控毫無根據,只是為了動搖他的執政。
另一爆點是,以色列知名英語媒體《耶路撒冷郵報》總編輯克萊恩(Zvika Klein)去年受邀訪問卡達,回國後撰寫一套相關報導,敘述他在卡達的見聞,包括卡達反駁是哈瑪斯支持者的指控。
《耶路撒冷郵報》表示,已禁止克萊恩對媒體發言。尤里克和費爾德斯坦未回應置評請求。
在2022年第3度當選總理之前,納坦雅胡涉及多起貪腐案,且被檢方起訴。他始終宣稱這是「深層國家」針對他的政治陰謀。
納坦雅胡上月中提案開除國家安全局(Shin Bet)局長巴爾(Ronen Bar),理由是未能防範2023年10月7日的哈瑪斯突襲,提案於上月21日在內閣會議一致通過,但最高法院隨即下令執停執行此人事令。
此前以色列國安局正調查納坦雅胡親信與卡達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