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友團體與跨黨派立委呼籲應優化病友參與機制,期望健保給付決策更貼近病友需求,逐步接軌國際。游騰傑攝
病人參與醫療科技評估及健保給付決策已成國際趨勢,隨著健保署今年設立「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中心」,台灣病友聯盟理事長吳鴻來邀請跨黨派立委民進黨王正旭、民眾黨陳昭姿及國民黨陳菁徽今(11)日在立法院舉行「病友權利 接軌國際 完善病友參與健保給付決策」記者會,呼籲優化病友參與機制,期盼建立完善且有代表性的健保給付決策制度,使病友不再僅列席,而是正式代表,並免除抽籤進入會議的限制。
台灣病友聯盟提出三大政策改善建議,包含決定健保是否給付該藥品或特材的藥物給付及支付標準共擬會(共擬會),病團由列席轉正式代表;監理及審議健保事務,如總額預算及相關政策的全民健康保險會(健保會),常設席次應包括病友代表並增加席次;病友參與健保給付決策的階段應提前到專家諮詢會議。
吳鴻來表示,病人參與醫療科技評估(HTA)及健保給付決策已成國際趨勢,但現行病友意見在專家諮詢會議後才提出,無法充分反映病人需求。目前有兩位病友代表列席會議,能否發言取決於主席態度,但病友權益不應依賴會議主席。吳鴻來呼籲,病友代表應從列席轉為正式代表,在健保會中有一個相對穩定且具代表性的團體擔任病友代表。
目前健保會病友團體代表席次需透過抽籤取得,台灣癌症基金會副執行長蔡麗娟目前是其中一員。蔡麗娟指出,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病人,醫療體系因病人而存在,病人是醫療體系最直接的使用者,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利害關係人。
王正旭表示,自己身為腫瘤科醫師和前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深知無論罹癌還是患其他疾病,病友的聲音何時能被聽到,何時能積極參與決策是關鍵。雖然過去癌友團體已能參與共擬會,但代表過程中參與度不夠,無法充分表達意見。新藥開發過程中,病友的意見非常重要,對於決策單位有寶貴的參考價值,應參考英國NICE模式,讓病友經驗更早反饋給與會專家學者。
陳昭姿指出,受健保制度影響,台灣醫療行為與健保給付緊密結合,完全支持病友成為健保會及共擬會正式席次。沒有病人參與的醫療評估是不正確的,沒有以病人為出發點的決策不合乎人權,強調「你要決定我的命運,我就要爭取發聲的權利」。陳菁徽則表示,在藥物給付會議讓病友說出自身經歷是非常重要,然而現在病友代表只能列席,剝奪了以病人為中心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