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醫師「上下班需打卡」惹議! 衛福部:沒這規定

    2025-08-27 18:01 / 作者 游騰傑
    醫生示意圖。圖片取自於Pexels
    北市醫師職業工會今(27日)指出,近日網路上熱議,有醫院傳出要求主治醫師上下班打卡。對此,衛福部次長林靜儀回應,衛福部並未規定醫師打卡,但正與賦稅署協商相關規範,希望醫師在特定出勤情況下,能比照《勞基法》加班費免課所得稅。

    針對主治醫師上下班打卡,網路熱議這是為了什麼目的?不打卡會有懲處嗎?遲到早退要扣薪嗎?工會指出,綜整現有的片段資訊,該項政策最可能與替醫師節稅、間接節省醫院人事成本有關。現行法律即規定,勞工每個月薪資裡的加班費部分,可以在一定的程度內免稅,該項規定並未將醫師摒除在外,但除了部份住院醫師以外,目前尚無所謂工時規範,亦即主治醫師基本上不可能界定出標準/延長工時之別。

    對稅務機關來說,工會也指出,因無法一一盤點逐家醫院主治醫師工作情形,勢必需要明確佐證以合理化其免納所得稅的申報,此時對雇主而言,由員工自行製備出勤記錄洽成為最簡單的方式,且此舉在其他職類員工身上早已行之有年,人事單位行政作業最為單純。工會因此認為,若醫院真要以此作為現行制度下免稅方式的依據,則應闡明立場、分析利害關係,始能令醫師願意配合。

    工會表示,過去從住院醫師開始,就觀察到廣大醫師群體對於打卡上下班要求的不樂意,認為繁瑣且徒具形式,延長工作時間亦不能請領加班費等,這樣的狀況其實不僅醫師,在產業形態日趨多元,甚至居家辦公普遍的今日,其他職業也頻有這樣的爭議。

    為此,工會建議應闡明要求主治醫師上下班打卡的動機;工時紀錄早已由勞動主管機關闡明並非僅限於以打卡方式呈現,任何形式諸如識別證刷門禁紀錄、工作文件上的時間戳記皆可作為佐證,亦即若醫院有心蒐集工時狀況,除了打卡的動作以外應有更簡單的方式,至於未配合上下班時間紀錄者,工會認為不應逕行懲罰,且工時紀錄除可能作為免稅加班費申報用途外,不應外推至對於員工的考評與獎懲。

    工會指出,工時紀錄並非洪水猛獸,若是有一機制能夠動態紀錄醫師的工作態樣,作為資源劃分與政策制定的參考也非壞事,但由過去經驗來看,沒有完整法規授權、配合懲罰一併推行且手續繁瑣的作業要求,通常只會帶來反效果,諸如事後補登記錄等,只會造成員工反感且無法實現其他預期效果。若加班費免稅的風潮蔚起,諒必更多醫院可能效法之,其經營管理者不可不慎。

    林靜儀今於臉書回應表示,衛福部並未要求醫師打卡。不過,她也指出,衛福部正持續與財政部協調,希望醫院的醫師在半夜被call 去醫院、或值班時間的出勤收入,能夠比照《勞基法》加班費免納所得稅,照顧持續在醫院提供急重難罕服務的醫師。

    她表示,目前正在規劃的就是希望能夠與賦稅署溝通,定義出某些醫師出勤狀態可以視為加班,比照勞基法加班費免課所得稅。她強調,政府希望在醫院醫師流失問題上,盡力打造友善環境並給予適當支持。

    林靜儀說明,醫師因業務特殊性,加班時間或非例行出勤時間的定義與計算,與一般勞工不同;尚須有一定的條件與計算,作為與財稅單位協調溝通的基礎。
    游騰傑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