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看日劇,劇情裡引用了日本「柔道之父」嘉納治五郎的一句話,也是全世界柔道修習者必定要牢記的一句格言,叫:
精力善用、自他共榮
這句話的前半段,大意是說:一個人的力量有限,必須要用在對的地方、以最好的方式發揮出來;柔道技巧中的「以小搏大」、「以柔克剛」的精髓,就在於怎麼把有限的力氣用在對的那個點上。
而後半段,大意是說:所謂柔道,不是一種你死我活的零和競賽,也不只是削尖了頭拼命精進自己的技術;更重要的,是要讓自己和修習柔道的伙伴們,一起互利共生、茁壯成長的合作精神。
這段時間觀察台灣的防疫與政壇動向,不禁讓人回想起「精力善用、自他共榮」這句格言來。原來,柔道的精神,與治國的思維,有著驚人的共同之處!
日劇《重版出來》,將柔道精神「精力善用、自他共榮」運用在工作上。(圖片來源/擷取自KKTV)
現在高興還嫌太早,但疫情爆發三、四個月來,台灣的防疫成效,不只是讓台灣國民大致滿意,在國際輿論上也得到愈來愈多的肯定。甚至很多外國媒體,認為台灣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防疫典範」。
然而,我們更該問的是,成功防疫的背後,是怎麼樣的心態?而我發現,「精力善用、自他共榮」這句話,竟可以貼切地用在這個領域上。
前些日子,以韓國瑜為首,一直吵著要中央政府實行「普篩」。然而,防疫中心不為所動,而且很清楚地向民眾解釋,為什麼普篩不可行。
因為衛福部非常清楚知道三件事實:第一、台灣武漢肺炎的盛行率非常低;第二、現在世界上沒有百分之百準確的篩檢方法;第三、台灣珍貴的醫療資源是不容浪費的。
高雄市長韓國瑜日前提出普篩計畫,遭防疫指揮中心打臉。(圖片來源/韓國瑜Facebook)
瞭解了這三個客觀事實,防疫的策略就不難訂定。首先,最準確的篩檢方法,例如PCR反應,也是最花錢、最花時間、最耗費醫療人力的選項。這種方法,必須要用在刀口上,去篩檢「最有可能感染的人」,也就是有症狀者、有疫區旅遊史者與其密切接觸者。
而在台灣,武漢肺炎的盛行率非常低,而比較便宜的快篩方式,如抗體、抗原檢驗,都很容易造成「偽陽性(false positive)」,也就是驗出來有感染、其實沒有的案例。這就好像大海撈針,結果撈啊撈啊,雖然「針」是撈到了,卻撈上來更多不相干的東西。
如果疫政部門恐慌心態,把這些人都丟進負壓隔離病房,那台灣再蓋幾個火神山也不夠用的。不必要的普篩,只是徒然混淆疫情、造成恐慌,以及伴隨著恐慌而來的醫療資源浪費。
是的,防疫的第一個心法就是,認清客觀科學事實,把醫療資源集中在最有可能破口的地方。也就是柔道格言中的「精力善用」。
面對瘟疫,人們第一個自然反應就是恐慌。看到有人從外國回來,或是在街上沒戴口罩,或是家裡有人感染,就急急忙忙、氣呼呼地想把人揪出來公審。甚至有些政客,像柯文哲,打著「公開透明」的旗號,更多是在助長全民獵巫的氣氛。
然而,陳時中部長是反對這種獵巫的。他說:「生病是沒有罪的,接觸者也是無罪。其實接觸者比我們都更緊張,人在最害怕、最孤獨的時候,需要的是大家的支持,大家要有同理心才能夠度過這樣一個難關。」
所以,防疫中心的立場很堅定:不做過多的揭露,以「防疫必要性」與「不引發社會恐慌」為大原則。
面對危機,恐慌與猜疑是自然的;超越恐慌與猜疑,用同理心把全民團結在一起,才是真正的格局。
同樣地,防疫是一場看不到終點的馬拉松戰爭,而人們無法在極端的封城、自肅的要求下,與病毒長期抗戰。因此,對於辛苦生活的社會大眾有同理心,把防疫抓在盡量維持正常生活的尺度上,是主政者非常重要的課題。
更進一步說,防疫是全民的任務;唯有全民都更懂得如何阻絕病毒傳播,疫情才有早日結束的一天。因此,防疫中心不斷透過例行記者會、網路媒體與各種管道,用平易近人的方式,向全民實時進行防疫教育。
有些政治人物可能很吃味,覺得怎麼陳時中部長突然變成「全台最紅的直播主」,把聲量都搶走了?然而,這也是全民參與防疫教育,所必經的一個過程。
是的,防疫是全民的任務,We are all in this。因為防疫的主政者,一開始就存著「自他共榮」的想法,不獵巫、不恐慌、不煽動民眾來謀求自己的政治利益,才能夠讓整個台灣,在疫情危機中更能適應變局,也愈來愈團結。
在這場漫長的防疫戰爭中,不得不提的是台灣的口罩政策,也就是經濟部沈榮津部長主導的「口罩國家隊」與唐鳳政委的「口罩實名制3.0」。
而這兩個政策,也蘊含了「精力善用、自他共榮」的柔道精神。
台灣的口罩產能,能夠疫情初期一天不到兩百萬片,到現在擴增至一天一千五百萬片;不但能確保國內供應,還可以捐贈給友邦做外交。
這難道是偶然運氣好嗎?不是的,而是台灣原本就在不織布、醫材與工具機等產業,都有些「隱形冠軍」在默默耕耘著。這些都是台灣的內在能力,而經濟部的工作,就是把這些各自耕耘的業者們,串成一條「鏈」,當這條「鏈」串起來,產能也就大爆發了。
而唐鳳政委主導的「口罩實名制3.0」,其實也是一個好案例。他並不好高騖遠,去設想一個像「口罩販賣機」這樣華麗的解決方案、從頭搞起。
唐鳳政委主導口罩實名制實施辦法。(圖片來源/唐鳳Facebook)
他一開始的戰略思維就很明確:
第一,是「就地取材」思維:「台灣現在有什麼,我就用資訊科技的方式把它串連起來,讓它為口罩配銷而服務。絕對不要從頭開始搞起。」
第二,是「成長駭客(Growth Hacking)」思維:「先求有再求好,一開始不求完美但求能上線,再一點一點優化改版。」
有了正確的戰略思維,口罩配銷推行起來就容易得多。健保藥局、便利商店、郵局配送、超商物流、健保讀卡設備,都是原本就有的東西,不需要從頭搞起。把它們用智慧的方式兜起來,口罩配銷制也就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是的,不管是沈榮津部長還是唐鳳政委,他們的起手式都是,先瞭解自己已有的的內在能力,並且把這些能力串聯起來,逐步加碼,來發揮更大的效用;這正是小國大戰略,「精力善用」思想的最佳實踐。
而在籌組「口罩國家隊」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政府與廠商,不是以國家機器壓榨,而是互利互生的一個可能。政府投入大資源,補助口罩上下游廠商擴增產線,也讓原本不是很景氣的廠商們,得到一個賺錢與練兵的機會。這次的經驗,未來都有可能成為台灣醫材產業轉型升級的能量。
而「口罩實名制3.0」,利用了便利超商原本就有的事務機與物流系統,卻也把人潮引導過去,讓許多因為民眾減少外出而不景氣的店家,找回了一部份的商機。
這些都是「自他共榮」精神,融入政策實踐,所造成的善果。
然而,並不是每個政治人物都夠體會「精力善用、自他共榮」的柔道精神。至少,台北市長柯文哲就是一個反例。
柯文哲工作很勤奮,每天早上七點半就下班,每天工時超過十二個小時。而柯的智商與能力,應該也還在社會的平均水準之上。很多柯粉緊抓著這點,不斷複誦著柯文哲相對於其他政治人物的優越性。
問題是,他不懂得「精力善用」,把大把的精力,消耗在追逐個人政治聲量,與跑遍全台尋找政治投機的機會上;而不是專注於台北市政的本務,先把市政做好,再謀求更高的聲望。
更糟糕的是,他缺乏「自他共榮」的精神,極度地自我中心,對中央政府,他充滿嫉妒心,不開口酸個兩句就不錯了,更枉談順利合作;而對下屬,他無法充份信任,又愛聽諂媚,所以培養不出能獨當一面的幕僚,只找來了一大批投機客與乖乖牌年輕人。
作者認為,台北市長柯文哲缺乏自他共榮的精神。(圖片來源/柯文哲Facebook)
身為一個政治人物的天職,就是「善用資源來解決問題」與「跨界合作來面對危機」。用柔道的格言講,就是「精力善用」與「自他共榮」。
可惜柯文哲不瞭解這一點。對他來說,政治就是投機,就是這邊沾一點那邊沾一點,搖搖擺擺,無所用心。對他來說,政治就是競爭,就是「踩著別人來賺取聲量」,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因為過剩的優越與嫉妒感,想和唐鳳一較高下,柯文哲搞出了華而不實、耗費市府大筆資源又無以為繼的「口罩販賣機」政策。又因為過剩的投機性格,讓他不專注於市政,而是每週跑南部想測看看韓國瑜罷免後的政治風向。
這些心魔,讓他忘記了「精力善用」的精神,捨本逐末,把當市長的精力與市政資源都放在了錯的地方。
又因為過剩的競爭鬥性,柯文哲面對到錢櫃火災時,他拉不下臉來檢討自己的錯誤與尋求協助,而是輕描淡寫、文不對題地講了句「我都是七點半上班」;更糟的是,民眾黨側翼惡意地在議題操作上,想洗一波「防疫中心應該主動關閉KTV」的風向,把火燒往不相干的人身上。
結果畫虎不成反類犬,引發眾怒,造成了毫無意義的公關危機。如果柯文哲能稍存「自他共榮」的心態,知道政治是合作優於競爭,就不會急著推卸責任、做這種無的放矢的媒體操作了。
以柯文哲的勤奮與能力,如果他能夠對「精力善用、自他共榮」的柔道精神,多一點體悟的話,相信他會成為一個更有格局的政治人物。
可惜,我想他一輩子也無法轉念,也就一輩子無法達到這樣的高度。
作者:蕪菁雜誌 出處: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