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威斯康辛大學的人際關係研究團隊曾將 88 對異性好友帶到科學實驗室,以達最高的隱私權,並對其進行訪談。研究人員請受試者誠實說出,自己對異性好友是否懷抱愛意,並簽署保密協議。
研究過程發現,男女對「兩性純友誼」的看法充滿歧異。
大多男性認為自己的女性友人具有極大吸引力,同時認為女性友人容易被自己吸引,而男性的這般見解多出自於自己的「直覺」;至於女性,通常不太會被男性友人吸引,且認為彼此互相缺乏吸引力,是再自然不過的事。
總的來說,女性較相信異性友人之間為柏拉圖式友誼,男性除了容易受異性友人吸引,也容易誤會友人對自己有興趣,甚至會更積極跨越友誼的界線,想與對方交往。
即便該研究的樣本數不多,仍值得參考。
《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報導該項研究時,還在文中幽了一默。「男人和女人能當純朋友嗎?如果我們都像女人一樣思考,答案幾乎是肯定的,但如果我們都像男人一樣思考,可能會面臨嚴重的人口過剩危機。」
來自美國阿拉巴馬大學的傳播藝術副教授 Eletra Gilchrist·Petty 和愛荷華大學博士生 Lance Kyle Bennett 曾募集 18 歲至 64 歲不等的 346 名志願者,調查他們對於異性摯友的看法。
結果兩人發現,相較於已婚、單身或交往中的人,已訂婚者更質疑兩性間純友誼的存在,原因是訂婚的新人認為自己幾乎步向婚姻的終點線上,所以會特別保護彼此的關係,他們不希望任何人,甚至是跨性別的好友危及到這樁將成的婚事。
這與訂婚的兩人身處獨特的壓力環境中有關,他們得經常處理生活上的大小事以及籌劃婚禮等事,更別提雙方的家庭問題與經濟拮据狀況。
外界向來認為壓力是嫉妒的危險因素,當人們遇到壓力時就會退縮,並退回至不健康的應對方式,當不安全感加劇,會讓人盡可能想控制周圍的世界。
研究還發現,不相信「兩性純友誼」的人,若因為伴侶的異性好友而感受到威脅,通常會以「爆炸」的方式表達情緒,而非與對方耐心溝通。
Source:
《Scientific American》:Men and Women Can't Be "Just Friends"
《The Atlantic》:The Widespread Suspicion of Opposite-Sex Friendshi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