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控蔡英文「假博士」官司打6年! 「通緝犯」彭文正視訊聽判二審又輸了

    2025-05-27 13:30 / 作者 侯柏青
    彭文正。資料照。翻攝彭文正臉書
    滯美遭通緝(妨害名譽案)的資深媒體人彭文正指控,前總統蔡英文於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的博士論文是假的,向法院提出確認告訴。全案纏訟6年,一審認定蔡英文確實取得博士學位,彭文正苦吞敗訴;他不服上訴二審,合議庭今天宣判,彭文正特地跨海「視訊聽判」,審判長當庭宣示「上訴駁回」,彭聽到二連敗後沒有表情,審判長則提醒他「可以離線了」。全案可上訴。

    彭文正因爆料蔡英文博士論文造假,遭台北地檢署起訴加重誹謗等罪,但他自2021年6月就滯美不歸,法院傳出未到而發布通緝。

    持續緊咬蔡英文論文造假,他主張,英國政經學院(LSE)的本部圖書館曾函覆他表示,LSE所有的博士學位都是在倫敦大學頭銜下頒發的,且合格博士論文需送交總院圖書館、高等法院研究院圖書館收藏,這是取得博士學位的必要條件。但他向圖書館查詢後,發現本部、總院和高等三間圖書館都沒有收藏蔡英文的論文,台灣的圖書館也沒有。

    彭文正認為,蔡英文在2019年6月28日才用影印和掃描電子傳真的方式補送「論文集影印本」,這份影本外觀和1984年畢業的同學之博士論文不同,因此認定蔡英文的博士論文不存在。

    前總統蔡英文重回倫敦政經學院(LSE)演講。資料照。翻攝自蔡英文FB

    一審的認定狠狠打臉彭文正,一審認為,蔡英文取得博士的歷程和卷證相符,倫敦大學於1984年寄發的通知書也有記載蔡的論文題目等資料;根據倫敦大學、英國政經學院聲明及ICO,也證實蔡經兩名口試委員審查後獲頒博士學位。法院並當庭勘驗蔡英文提出的泛黃論文原稿,認為雖為散裝,和繳交學校的釘裝正本樣式不符,但可認定是原稿。至於圖書館未收藏蔡英文的論文是圖書館保存問題,無法推論蔡是否繳交論文。一審據此判彭文正敗訴。

    彭文正向二審主張,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和學位都造假,蔡英文因此告他妨害名譽,將來可能對他提出民事損害賠償,而他自訴前總統府發言人(現任總統府副秘書長)張惇涵妨害名譽,將來可能對張惇涵提出民事損害賠償訴訟,他主張,蔡英文的論文是否存在,為這些民刑事訴訟法律關係的基礎事實,他提起本件訴訟有確認利益。他認為蔡英文的舉證不足以證明論文存在,要求確認論文不存在或廢棄發回更審。

    高院今天二度判決彭文正敗訴。而前來聽判的支持者聽到判決結果相當不高興,群起表示「那個審判長叫什麼名字?」

    高院公布理由指出,原審的訴訟程序沒有重大瑕疵,且原審在2022年11月30日言詞辯論終結時,彭文正聲請法官迴避案件經最高法院裁定駁回再抗告而確定,他一再聲請法官迴避,目的是為了延滯訴訟,依據《民事訴訟法》規定,原審沒有因此停止訴訟程序,不具程序瑕疵。

    高院認為,原審認定事證明確,已敘明彭文正聲請的證據沒有調查必要,也不屬於程序瑕疵。此外,原審在言詞辯論時,由法官勘驗蔡英文所提的博士論文,依照筆錄及照片可見勘驗過程及結果,在該次言詞辯論期日,由法院依照這項調查證據的結果,命兩造辯論作為判決基礎,也沒有訴訟程序瑕疵問題。

    況且彭文正經原審審判長闡明後,已補充說明他訴請確認蔡英文的論文不存在是基於法律關係基礎事實,具備確認利益,因此原審訴訟程序沒有違法。

    高院另指出,彭文正提起本案訴訟欠缺「確認利益」,他主張蔡英文的論文不存在,這是事實問題不是法律關係問題。彭文正主張,他是否做出貶損蔡英文名譽的言論,以及張惇涵的言論是否貶損他的名譽,進而不法侵害他或蔡英文的權利,不過,蔡英文的論文是否真實存在,和這些案件的法律關係構成要件沒有關聯性,並非法律關係的基礎事實,不能作為確認訴訟的標的。

    此外,民事確認判決不能除去受刑事訴追處罰的不安狀態,彭文正主張用本件訴訟去除他受到刑事訴追的風險,並沒有任何確認利益。高院根據以上理由判彭文正敗訴,他仍可上訴最高法院。
    侯柏青 收藏文章

    本網站使用Cookie以便為您提供更優質的使用體驗,若您點擊下方“同意”或繼續瀏覽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政策,欲瞭解更多資訊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