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五大銀行新承做購屋貸款金額月減358.68億元,但房貸利率來到2.238%,創16年新高。資料照
中央銀行今(2/21)日公布1月五大銀行新承做購屋貸款金額新台幣645.99億元、月減358.68億元,而房貸利率來到2.238%,創下16年來的新高。官員表示,新增房貸金額減少,主要受到工作天數影響,月變動金額呈現縮小趨勢,出現量縮和漲幅縮小的情況;而利率上揚受三大因素影響,包括銀行增加不動產資產控管、避免銀行不動產放貸滿水位選擇以量制價,以及央行祭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使得利率往上調整。
央行今日公布1月本國五大銀行(台銀、合庫銀、土銀、華銀及一銀)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119%,相較去年12月的2.141%、下降0.022個百分點,主因為週轉金貸款利率較去年12月下降所致;若不含國庫借款,1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放款加權平均利率為2.138%,相較去年12月的2.141%、下降0.003個百分點。
由於1月五大銀行新承做購屋貸款金額相較去年12月大減358.68億元,經研處副處長曹體仁說明,1月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金額主要受到工作天數影響,減少5個工作天,對照去年農曆春節月份、2月的557.51億元,整體的交易量下滑,根據六都地政局統計,1月買賣移轉棟數是1萬4226棟,但價格部分是整年成長,才會使得新增房貸較高。
值得注意的是,1月房貸利率上揚至2.238%,創下2009年1月以來的新高,曹體仁表示,利率增加反映三個面向,一是銀行增加對不動產資產的控管;二是《銀行法》第72之2條的規範,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的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總和的30%,所以選擇以價制量;三是央行的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連帶讓利率往上調整。
另外,新青安貸款在五大銀行新承做房貸的占比在1月回升至38.65%,與去年12月的32.26%相比,看似出現回升。曹體仁指出,主要是新增房貸的減幅變大,但申請新青安房貸的比例維持,換言之,在分母縮小、分子維持不變時,占比出現增加,顯示銀行把信用資源提供給無自用住宅貸款者。
是否意味著房市降溫?曹體仁認為,政府推動健全房市方案中,央行主責在於不動產信用管制措施、不動產貸款餘額等,觀察今日公布的新增貸款,月變動金額幅度呈現縮小趨勢,相較去年中旬呈現向下趨勢,相關指數的季增幅度縮小,確實呈現量縮、漲幅收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