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連續兩天進行專案金檢,發現有企業或個人以國外借款名義匯入資金結售為新台幣,經查並無實際的資金用途。資料照
新台幣近期暴衝升值,疑似有禿鷹炒匯的跡象,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昨日證實,連續兩日啟動專案金檢,範圍包括外資保管行、國內行庫及出口廠商等。央行今(5/9)日表示,前往銀行實地查核發現,有企業或個人以國外借款名義匯入資金結售為新台幣,經查並無實際新台幣的資金用途。
央行官員透露,本次金檢發現疑似炒匯態樣後,會提醒銀行檢視客戶投資風險屬性(KYC, Know Your Customer),發現缺失後,金檢處除了勸導之外,也會認定是否需要裁罰,而外匯局則是先揭露情況,並提醒銀行多加注意。
央行聲明提到,近日進行場外監理,發現部分外資匯入資金未即時運用於投資國內證券,而停泊於新台幣活期存款帳戶,因此,為了維護外匯市場秩序,籲請銀行受理客戶結匯應善盡輔導的責任,確切落實央行結匯規定。
央行表示,有三大要點注意,首先,外資匯入資金應依所申報的匯款性質,運用於投資國內證券,不宜於買進證券前預先匯入資金,並長期停泊於新台幣活期存款帳戶。
其次,銀行辦理新台幣遠期外匯交易,於客戶訂約、展期及交割時,均應查核交易文件與金流之合理性、關聯性及實需性, 以落實遠匯實需原則之審查。最後,銀行受理客戶大額新台幣結匯交易,應確認相關證明文件與申報性質相符。
央行重申,銀行受理客戶以國外借款性質辦理結匯,應確實瞭解客戶交易需求,輔導客戶據實申報,落實查核相關交易佐證文件,不宜僅做形式上審查;外幣借款應以外幣保留使用為原則,若有新台幣需求,宜有實際新台幣用途再進行結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