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塭滯洪池光電案場災情。讀者提供
丹娜絲颱風從嘉南平原登陸,造成嘉義、台南一帶光電板出現災情。能源署副署長吳志偉表示,因應極端氣候條件,
將檢討光電模組抗風壓標準;工研院綠能所長劉志文也說,
光電板和乾電池原理不同,光電板不會溶出有毒液體,民眾不必憂心。
吳志偉表示,所有光電板安裝在由申辦免建照及雜項工作許可時,都需要結構技師簽證;而光電板抗風壓的程度,中央沒有標準,是依每個鄉鎮的地理條件不同,都有因地置宜的不同規定。
吳志偉表示,丹娜絲颱風氣象預報為中度颱風,未料上岸後出現17級陣風,正在檢討極端氣候下的光電板抗風壓標準,也和內政部商討建築法規上如何精進。
至於光電業者反映回饋金負擔過重;吳志偉表示,這涉及土地出租者標租底價,各地標準不同,中央不會硬性規定。至於電協金部分,目前光電標準較低為0.06%,用途都要依照規定。
至於低價模組可能抗風級數不足一事,吳志偉表示,因應台灣氣候的特殊性,經濟部態度就是鼓勵業者採用國產光電板。
吳志偉表示,丹娜絲颱風對再生能源的考驗,目前離岸風電都通過,光電則以水上型受損較嚴重,但這是有改進空間的;本次受災的光電板以水上型為大宗,這是當初在設計的錨定系統,在在極端氣候下,結構可做些改善。
吳志偉表示,光電仍是全球都在推動的綠能,將持續與社會溝通,透過本次風災也學到經驗,在極端氣候條件下,如何可以做更好、降低災損,受災不見得是悲觀,新刺激也可以想出新解決方案。
光電板不會溶出有毒液體至於民眾擔心,水面型光電板災後恐污染水質。劉志文表示,遭吹毀的水面型光電板,
因光電板和乾電池原理不同,組成也不同,沒有電解液,完全是固體,由矽晶片、玻璃、鋁框、封裝塑膠及背板組成;而且光電是物理反應,沒有濃縮有毒液體,不會污染水源。劉志文表示,所有光電板出廠都符合國際IEC測試,抗紫外光UV,標準和國際一致。
另外,業者也曾對光電板進行實驗,將光電模組破壞後,以PH值6至8的雨水中進行測試,都未檢出鋅、銅,檢出值也遠優於環境部飲用水標準值。另有完善可借監督的回收體系。在送檢實驗室也不只一家,包括元智大學、SGS都有送測,測出來的值都符合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