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房市降溫,以及高屋齡、無電梯等特性,雙北公寓價格出現趨緩。廖瑞祥攝
雙北公寓因具有低總價優勢,過去成為資金缺乏的購屋族群首選,不過,實價登錄顯示,雙北公寓平均成交單價出現緩漲,甚至有9處行政區價格盤整,其中,新北市三峽區年跌幅超過1成以上。專家分析,公寓受限屋齡高、無電梯等特性,若無其他機能支撐,申貸條件略遜於大樓或華廈,適逢房市趨冷,整體價格漲勢出現趨緩。
根據實價登錄顯示,新北市公寓跌幅擴大區域多屬蛋白區,如三峽區去年上半年公寓平均成交單價約27.1萬元,至今年上半年下跌11.8%,均價來到23.9萬元;而雙北跌幅最大的亞軍與季軍同屬新北市,且都為較外圍區域,林口與鶯歌區兩行政區歷經一年,平均成交單價盤整約4%左右;另在汐止、五股等區,公寓年跌幅也在2%左右。
住商機構新北市區執行副理王健維分析,新北市蛋白區跌幅明顯,主因為區域具軌道經濟或重劃區議題,過去吸引建商大舉進駐,新案相互推案堆高區域價位,也帶動中古市場發展,但面臨市場翻轉,加諸銀行滿水位、限貸令等衝擊,房貸審核嚴苛,若是蛋白區,又為高屋齡、無電梯產品,貸款條件更顯現縮,買氣薄弱之下,房價較難具支撐力道。
至於價格甚高的台北市蛋黃區公寓,如中正區、松山區出現價格盤整或漲勢急凍趨勢。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認為,前述區域機能性成熟,捷運或商業設施齊全,惟價格屬於高價位,面臨市場翻轉之際,尤其高資產族群面對金融市場前景不明朗之下,出手更謹慎,加諸銀行限貸等趨勢,且市場趨冷,讓蛋黃區公寓出現漲勢趨緩。
整體而言,賴志昶指出,雙北公寓呈現「新北蛋白跌、北市蛋黃盤整」趨勢,公寓仍有價格親民、坪數確實、無管理費等優勢,對首購或小家庭相對友善,但雙北公寓普遍存在屋齡較高、缺乏電梯與車位等限制,且若伴隨位處小巷弄內,無都更改建前景者,更顯難以轉手的劣勢,購屋者應審慎評估心儀物件屋況與周邊機能,在近期市況偏冷情況之下,更能以較佳議價空間入手愛屋。
房仲業者觀察實登,雙北公寓平均成交單價出現緩漲,有9處行政區價格盤整,其中新北市三峽區年跌幅高達逾1成。住商機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