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共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路透社
南韓在野黨共同民主黨領袖李在明,原本看似將一舉在6月3日的總統大選中拿下總統職位。但是,南韓最高法院週四(1日)要求關於他違反公職選舉法的案件發回更審,投下不確定炸彈。李在明是否將失去候選人資格,關鍵在6月3日之前南韓的高等法院是否將完成重審。但有分析也指出,由於李在明屆時還可以再上訴,選前完成重審的機率極低。
南韓最高法院的意見是牽涉到選舉的官司應速審速決,但並沒有給出限期重審的要求。南韓
《韓民族日報》報導分析,即便李在明被重審判決有罪,他還是可以在7天內提出上訴,20天內提出上訴理由。依照目前距離6月3日僅剩32天的情況下,李在明遭到終審定罪、剝奪候選資格的機率極低。
美國總統大選計票爭議案的啟發李在明涉嫌在選舉期間發表不實誤導性言論的官司,是在今年3月26日獲得首爾高等法院判決無罪釋放,南韓檢方上訴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只花了約1個月的時間就做出裁判,與最高法院案件通常要耗時數個月甚至1年的狀況,形成鮮明對比。
而南韓最高法院發出的新聞稿就指明,李在明此案一審就拖了2年2個月才做出判決,二審也花了4個月;在司法公信力遭到懷疑的情況下,最高法院必須迅速掌握案件,迅速審理。
最高法院還提到美國的案例:2000年美國總統大選高爾與布希的佛羅里達州計票爭議,美國最高法院僅花了3到4天就做出裁決。對有時效急迫性的公職選舉來說,應當儘速審理。
南韓最高法院對此案發回更審,也就是最高法院並不認同高等法院作出的無罪裁決,等於是認定李在明有罪。在此情況下,高等法院的重審,很可能就是判決李在明有罪。
因此現在的關鍵就在於,負責更審的南韓高等法院,是否能在6月3日之前做出判決。李在明被控的罪名一旦成立,他至少5年不得參加公職選舉,選總統的資格將遭剝奪。
李在明民調極高,但恐怕還是要準備好替代人選目前南韓共同民主黨與李在明都展現出選到底的強硬姿態,但觀察家認為,共同民主黨應開始著手準備第二組候選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李在明的中間選票可能因此官司流失。
首爾明知大學(Myongji University)的政治學教授申律(Shin Yul,音譯)向路透社記者說,這項判決已對李在明和共同民主黨造成打擊,他說:「上訴法院將決定是否讓他喪失參選資格,但最高法院實質上已認定他有罪……約佔總體選民10%的中間選民,將會因這則消息而受到影響。」
政治分析家李榮勳(Rhee Jong-hoon,音譯)指出:「共同民主黨內勢必會討論備案(Plan B),或是否需要更換候選人。」他表示,共同民主黨也可能會尋求與小黨合作,或引進新候選人來鞏固支持。
以民調來說,李在明本來在南韓沒有對手。根據4月25日韓國蓋洛普(Gallup Korea)民調,李在明以38%的支持率領先,其次是執政黨國民力量黨(PPP)的黨魁韓東勳,有8%。而週三辭去代理總統職務,原任南韓總理的韓悳洙,有6%民意支持。韓東勳與韓悳洙加起來,執政黨人只有14%支持率,遠低於李在明。
《韓民族日報》引述共同民主黨非李在明派的人士意見說:「沒有任何手段可以戰勝支持率。」他並警告說:「若為了保護李在明,反而讓共同民主黨落敗,那將是一場災難。」
19:27發稿
20:26更新(更新韓媒分析不太可能在6月3日前完成審判)